古时,冀州有座清凉山,山下有一小村子叫辘轳沟村。村子里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父亲早年去世,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叫赵亮,早年读过几年书,自从父亲去世后,赵亮便放弃了学业,挑起了家里的重担,以打柴维持生计。

书生遇狐精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狐狸精报恩)(1)

这天,眼看太阳就要下山,母亲估计儿子卖柴就要回来了,便开始给儿子准备饭食。果然不大一会儿,儿子赵亮进到院子里,朝屋里喊:“娘,今天咱家发财了。”

母亲赶紧出屋,只见儿子的柴担子上,挑着一只雪白的狐狸。母亲正在惊讶,赵亮说话了:“今天往回走的时候,看到这只狐狸歪歪扭扭朝前走,好像吃醉了酒,最后竟倒在一棵大树下睡着了。我就用绳子把它绑起来挑回来了。你看着皮毛,没一丝杂毛,等会儿我剥了皮,明天拿到集市上去卖,一定要卖个好价钱,抵得上我打几个月的柴呢。”

书生遇狐精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狐狸精报恩)(2)

赵亮顾不上吃饭,拿起砍柴的柴刀,到外面去磨,准备杀狐狸剥皮。母亲仔细端详着那只狐狸,狐狸眼里竟流下了眼泪。母亲是个善良的人,朝着院子里喊到:“亮儿呀!看样子它通人性,知道你杀它,伤心落泪呢。”

赵亮进了屋里,看了看,说:“通人性又怎么样,终究还是一只畜生。”

“儿呀,话可不能这么说,万物皆有灵,终究是一条性命,你看它哭得多伤心,快放了它吧。”赵亮是个孝顺的孩子,母亲说的话他都听。他一边给狐狸解绳子,一边说:“我娘心眼好,你逃命去吧,以后要小心点,千万不要贪酒了,像我娘这样的好心人可不多。”

狐狸被解绑后,并没有着急逃跑。而是就地打了个滚,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十八九岁的的少年,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响头,说道:“多谢老人家不杀之恩,往后你就是我干娘,赵亮就是我大哥。”原来,这是一只修炼五百年的狐狸,已经有些道行,他经常附在人体给人家消灾看病,今天因为贪杯喝多了,结果醉倒在路旁,被赵亮给逮住了。老娘和赵亮很愉快地认下了这个干儿子和弟弟,并给他取名叫赵明。从此,赵家又多了一个儿子。他们对外面说是一个远方的外甥来这里投靠了。

书生遇狐精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狐狸精报恩)(3)

从此以后,赵明利用自己的法术,帮赵亮砍的柴越来越多,他还经常捉一些山鸡、野兔什么的改善生活。从此,赵亮一家日子越过越红火。由于逐渐富裕了,在赵明的支持下,赵亮又重新拾起了书本,开始读书。三年后,遭赵明的帮助下,赵亮中了举人。又过了一年,娶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做了老婆。一年后,生了个大胖小子。

光阴荏苒,一转眼八年过去了,这日赵明却不辞而别,只在他住的屋里找到一张狐皮和一封信。信中写了一首诗:我本狐中仙,报答恩留人间。圆满化仙去,娘哥莫挂念。如若缘还在,来日再相见。赵亮和母亲怅然若失,很是伤心了一阵子。

五年后,在赵亮的娘去世出殡的时候,人们看到天突然出现了一朵彩云,云朵之上,一个仙风道骨的少年祭拜了三下,消失在空中,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人们都说这是当年的狐仙来送葬了。(故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