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在建的时候,前景一直不被看好。在开园前夕,万达总裁王健林还曾公开叫板,称要让迪士尼在中国未来10到20年都无法盈利,但上海迪士尼的发展却大大超乎人们的意料了,在2016年迪士尼年报电话会议上,迪士尼CFO Christine McCarthy表示,上海迪士尼有望在2017财年“更接近实现盈亏平衡”,而目前上海迪士尼也正如他所言,成功盈利了。

迪士尼每年盈利(打脸王健林上海迪士尼是如何实现一年内盈利的)(1)

人们不看好上海迪士尼是有原因的,因为迪士尼的三个海外项目中,只有东京迪士尼盈利,巴黎迪士尼、香港迪士尼在短期盈利后又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在中国娱乐业如此发达的情况下,还有万达准备分一杯羹,上海迪士尼似乎很难生存,但上海迪士尼短短一年内就完成收支平衡,实现盈利,实在堪称奇迹。

那么上海迪士尼是如何实现开园一年就盈利的呢?

一、靠细节取胜的乌托邦

迪士尼在建造过程中,要求非常细致,细到一颗螺丝的大小都有要求,连绿色景观也要自然生长的最优苗木,土球直径要是苗木的8到10倍,保证零损伤。

在上海迪士尼的景观上,有超过50种的雕刻工具,在建造过程中,大量的工匠参与,迪士尼甚至开了一个“学院”专门培养工人。景观用的是水枪模拟水流冲刷石头,100%还原真实故事。像加勒比海盗区的船体,就是真正的被经过10年海水浸泡的船体,包括木桩纹理,苔藓等都尽量还原。

每一个游客进入迪士尼都能感受到它的用心和鬼斧神工,让他们瞬间进入另一个世界。

二、利用迪士尼的真正王牌,动画IP

迪士尼的电影和动画片为其在全世界培养了大量的粉丝,这些粉丝就是迪士尼乐园的潜在客户,深圳直线管理咨询董事长樊小宁老师说过:“企业的最大沉淀在于‘客户’ 的积累!也是企业最大的资产。”迪士尼在播出动画和电影时,形成的粉丝效应也是一个客户积累的过程。在中国,唐老鸭、米老鼠、睡美人,白雪公主等等人物形象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因此有很多人愿意进入迪士尼。

在近10年来,迪士尼大笔收购,不断丰富自己的IP,还公布了一些列即将上映的动画片和电影,包括真人版《小飞象》《狮子王》《花木兰》等。续集包括《玩具总动员4》《无敌破坏王2》《超人总动员2》《星球大战8》等。

迪士尼的产业链中,粉丝效应是最明显的,上海迪士尼也因此受益,它的粉丝效应让迪士尼的游戏、消费品和乐园大受欢迎。

迪士尼每年盈利(打脸王健林上海迪士尼是如何实现一年内盈利的)(2)

有很多的年轻人都是迪士尼电影的粉丝,抱着好奇心去了一趟迪士尼乐园,然后就成了迪士尼乐园的粉丝。在迪士尼乐园里,所有去的人都会在迪士尼商店购买商品,很多人以收藏整个系列及购买限量版商品为爱好。

中国很多的游客对迪士尼的品牌故事并不熟悉,他们只是源于单纯的粉丝效益,很多的游客眼中,只知道迪士尼是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家,他们非常愿意到迪士尼乐园和这些卡通人物合影。

由于近几年迪士尼电影在中国的大火,上海迪士尼乐园也借了一波东风。在享受游客带来的利益时,上海迪士尼乐园也开始承担起建立迪士尼在华形象的责任。

“我们相信,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的成功会提升人们对于迪士尼的认识,不仅仅是这个品牌,还有其中的故事、人物和历史。我们希望上海迪士尼乐园成为迪士尼品牌的形象塑造者。现在我们确信这一想法已经实现了。”罗伯特·艾格说。

在上海迪士尼开园一周内的官方数据上,显示上海迪士尼已经销售了超过100万只毛绒玩具,这是迪士尼卡通IP的巨大成功。

迪士尼每年盈利(打脸王健林上海迪士尼是如何实现一年内盈利的)(3)

另外迪士尼还在中国传统节日设计相对应的卡通人物,推出带有中国元素的系列,往往也能大受欢迎。

三、迪士尼乐园比本土乐园强在哪儿?

上海迪士尼有望在2017年实现盈亏平衡,并且开始着手建立迪士尼度假区,和玩具总动员乐园,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与上海迪士尼乐园一年内实现盈利不同的是,国内的主题乐园整体情况并不是很乐观。目前,中国的主题乐园已经超过3000家,但多为亏损,只有10%实现了盈利。

从投资来开,上海迪士尼投入了55亿美元,这是一个令王健林都感到“中上等意思”的数字,因此高投入使上海迪士尼的体验感也出色,这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对于中国本土乐园的优势之一。

中国的主题乐园普遍存在投入不足,制作粗糙,设备体验感不好的状况,因此与上海迪士尼很难做比较!在中国,主题乐园更像是一个地产的附带品,它的作用只是为了给偏远的地方带去人流量,从而提升周边的价值,并不能将主题乐园的主题发挥出来,但上海迪士尼乐园不同,它拥有丰富的故事,有庞大的IP影响力,衍生的二次消费跟主题不冲突。

中国本土乐园的IP很难成功这跟国内制作动画成本高昂和意识形态有一定关系,如果去建造一个喜羊羊和灰太狼或者大头强和臭狗熊的主题乐园,那真的会贻笑大方。相对制作精良,老少咸宜的动漫《秦时明月》、《虹猫蓝兔七侠传》等动漫,由于武侠因素比较严肃不适合做主题,因此也就造成国内主题乐园不伦不类,说有主题却十分空洞的局面。如欢乐谷曾经推出“欢欢”“乐乐”作为乐园的吉祥物,但效果差强人意。

迪士尼每年盈利(打脸王健林上海迪士尼是如何实现一年内盈利的)(4)

缺少故事,游乐设施就变成了单纯的项目体验。相较于上海迪士尼每天能够将游客从早到晚留在园内,像万达乐园这种模式比较单一的乐园,游客的停留时间不会太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决定了游客在园内二次消费的时间,目前国内主题乐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门票收入占比过高,二次消费的收入太少。

因此,在笔者看来,上海迪士尼乐园对于中国的主题乐园有着绝对的竞争优势,国内的主题乐园若想突破这一现状,除了利用好国人的“支持国产”情怀之外,更要思考如何加强IP、如何创造自己的品牌故事和品牌文化、如何根据主题衍生更多二次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