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仅仅3年的上海迪士尼乐园成了众矢之的。

因不允许游客携带食品进入园区以及搜包等事宜,上海迪士尼妥妥上了热搜。被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的一名学生状告,被人民网点名批评...

有人质疑,一个游乐园不让带食物,难道是怕游客去喂米老鼠么?不过更多的人将矛头对准了迪士尼搞“双标”,欧美可以带亚洲却不能带。

一直标榜只为游客带来“快乐”迪士尼却给游客带来了“愤怒”。

香港巴黎出血上海一年盈利

目前全球有六大迪士尼乐园,包括洛杉矶迪士尼乐园、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东京迪士尼乐园、巴黎迪士尼乐园、香港迪士尼乐园以及上海迪士尼乐园。

作为最晚开放的上海迪士尼,却在开业第一年便成功盈利。

反观其他迪士尼乐园,有的仍在连年亏损。美国普利策奖得主詹姆斯·斯图尔特在《迪士尼战争》一书中描述称,“迪士尼总部高管每天甚至不敢查看来自巴黎的传真件,因为上面的亏损数字让心脏无法承受。”

巴黎迪士尼开业刚一年,亏损就达到9亿美元;运营20多年目前仍亏损24亿;香港迪士尼则直到开业后的第七年才实现首次盈利。

上海迪士尼翻包案结果(上海迪士尼翻包检查背后)(1)

不过“腻害”的是,上海迪士尼不仅一开业就吸睛无数、客流爆满,而且在第一年便成功盈利,狠狠地打脸了首富王健林的“不盈利”之说。

什么最赚钱?

对于迪士尼乐园来说,究竟什么最赚钱?

数据显示,东京迪士尼营收构成中,门票不到四成,商品经营、餐饮住宿两方面各自贡献了约30%的收入。至于上海迪士尼,官方曾预测:“在园区经营收入中,门票收入占50%,食品和饮料占24.5%,商品24.5%,其他收入为1%。”

从游客人数来看,上海迪士尼在开幕一年时间里,游客便达到1098万名,平均每天3万名,直接碾压另一端的上海欢乐谷。2018年,游客数量再度破千万,同比增长7.8%。

从消费能力看,据《旅游消费新升级》报告披露的数据,上海迪士尼人均消费已经2000元以上(包括上海迪士尼酒店的餐饮),按照餐饮24.5%的比例预估,人均食饮消费能达490元左右。

食品饮料豪揽150亿

金融界《解密》粗略统计,如果按照开业三年3000万游客、人均食饮消费490元计算的话,上海迪士尼三年食饮收入就能达到147亿元。

难怪在一周年庆典期间,上海迪士尼便自信公布,如果把乐园售出的玉米热狗和火鸡腿首尾相连,累计长度将相当于377座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约为23.8634公里。

要知道园内一个热狗45元,一根烤肠30元,一瓶可乐20元,的确“溢价能力”惊人。

迪士尼的年报中也频频提到,上海迪士尼总能抵消一些收入下降……堪称迪士尼功臣之一。不得不感慨,国人消费能力就是强。

上海迪士尼翻包案结果(上海迪士尼翻包检查背后)(2)

但如此高昂的价格并不意味着高质量。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2月1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曾给予迪士尼行政处罚,处罚原因为:售卖过期牛奶。此外,在去年9月和今年2月,迪士尼也接连收到两次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的行政处罚,处罚类型皆为食品案件。

四问上海迪士尼

这一事件的发酵也引起官媒发问。

昨日人民网刊文四问迪士尼:一问其凭什么搞“双标”,欧美带得亚洲就带不得?二问凭什么强制翻包,游客隐私权如何保障?三问禁带食物是为园区卫生?园区出售的饮食就没气味?四问谁来纠正迪士尼的“双标”行为?谁来保障消费者权益?

中消协也随后发声称,支持大学生对上海迪士尼的诉讼。一番灵魂拷问下,迪士尼已妥妥被“烤在架子上”。

但暂时上海迪士尼官博仍未给出正面回复,而是还在“打哈哈”。我们期待迪士尼对消费者权益、双标问题等给出一系列回复,也期待迪士尼重新成为能带给人们“欢乐”的净土。

上海迪士尼翻包案结果(上海迪士尼翻包检查背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