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22 The Tower of Babel

光影对比强烈的名画(世界名画赏析116通天塔勃鲁盖尔)(1)

《通天塔》 1563 114*155cm 彼得·勃鲁盖尔 维也纳艺术史美术馆藏

这是勃鲁盖尔移居布鲁塞尔的第一幅作品,那时他38岁。

这幅画取材于旧约《创世纪》,传说诺亚后代迁居南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一块大平原,因为担心再遭洪水祸患,决心修建一座高塔使所有人都住进去以永保平安。塔越修越高直抵天界,触怒了上帝。上帝决定施神术搅乱造塔人的语言,使人们互相不能沟通而致使工程无法顺利进行,这是基督教所解释的不同民族语言的来源。

画家以宏大的构图来描绘通天塔((一名“巴别塔” The Tower of Babel)这一富有幻想意味的场景,塔身层层迭迭旋转而上,以深入云层显示塔之高耸;塔身的正前方有几层尚未完全封闭,展现出内部构造,侧面有一处塌方,情况复杂, 工程似乎难以为继。地上散落着石材, 示拿人的建塔领队带着随从前来督察停建情况,几个工匠正跪下说明缘由。巨型的塔坐落在海边,海岸边停靠着船只。远景是辽阔的晴空下广袤的原野和密集的房屋,展现出一片平原城镇风光。

画家以风俗画手法描绘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塔身每一层上都画着细小的工人与车辆,描绘了众多有情节性的人物活动,有意拉开了人物形象与塔身、周围景观的比例距离,以凸显建塔的工程浩大而艰巨,以及人类强大的创造力,同时也表现了“天意”与人在改造世界时的不可调和性,人与自然的斗争具有英雄气魄,同时也充满悲剧性。


彼得·勃鲁盖尔(Bruegel Pieter, 约1525-1569)

光影对比强烈的名画(世界名画赏析116通天塔勃鲁盖尔)(2)

彼得·勃鲁盖尔(Bruegel Pieter, 约1525-1569)

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生于荷兰北布拉邦特州的勃鲁盖尔村(即在布列达附近)。第一位老师是长于彩色玻璃宗教画的皮特·库克·凡·阿尔斯特;后来又向安特卫普一位重视民间版画的出版商兼画家伊罗尼姆斯·考克学习,后者给他的影响最深。从1552年起游历意大利、法国等地,广闻博见,翌年冬回到考克的画店工作。1563年,勃鲁盖尔和他第一个老师的女儿马莉结婚后,移居到布鲁塞尔,在那儿一直到大约44岁去世,一共五年多时间是他创作的最旺盛时期。他有两个儿子也都是画家,故后世称他为 “老勃鲁盖尔”。老勃鲁盖尔的晚年是他艺术的黄金年代。

【画作风格】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虽然作品数量只有五十件左右,然而在艺术史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被称为"农民的勃鲁盖尔",佛兰德斯绘画的三大巨匠之一。善于思想,天生幽默,喜爱夸张的艺术造型,借对事物细节之忠实描绘与怪诞幻想之唐突对比,创作出人世的缩影。其深刻的观察,不论是在刻画农民生活的写实作品,抑或表达时代背景的讽刺画作中都一览无遗。画风古朴而率直。著名的《冬猎》《农民婚礼》等杰作,便充分流露出勃鲁盖尔惯有的多样情节安排和文学寓意;构图紧凑且喜以侧面轮廓线描摹,使得画中事物看似简单,却显出极为有力的效果。他继承了博斯的艺术风格,又被誉为"新博斯",是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

【代表作品】《洗礼者约翰布道》《农民婚礼》和《农民舞蹈》《雪中猎人》《暗日》

《牧归》《盲人的寓言》《冬猎》《绞刑架下的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