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唐 · 李白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朦胧诗派作品(粗犷的张力和美感)(1)

“秋浦歌”系列是李白游秋浦时所写17首绝句。在《秋浦歌》里,我们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不过在唐人眼里,尤其在李白同学眼里没有什么不能入诗,山川大河、星辰日月、功名事业、工人农民、商旅行人、儒释道神仙、边关将士、少男少女、闺怨宫怨、历史现实未来……只要你说的上来,他就能写。

《全唐诗》5万首,写工人农民的实在不多,关于劳动者的诗,大部分是写劳动者辛苦的,被统治者剥削的,比如李贺的《采碧歌》、李绅的《悯农》、杜甫的一系列和白居易的一系列等等。真正歌颂劳动者劳动快乐的太少了,李白这首可以说非常珍贵了。

在寂静的寒夜里,打铁铺的炉火透过门窗,照彻寒冷的天地。红色的火星子在火炉中喷射乱吐。在一片烟火中,一个打铁匠,光着膀子一边唱着号子一边打铁,真是好不动人。明月夜里,寒山川谷,都到处回荡着这种豪爽粗狂响彻云霄的歌声。

第一、二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的对比手法用得实在太棒了,小小一方炉火竟能照彻天地,在天地间,在寒夜里,这一方炉火更是格外醒目;红星、紫烟本来也很平常,可是在黑暗的寒夜里是不是别有感觉,稍微想象一下,红紫用在白纸上是重色,用在黑纸上是不是更添不少魅色。

此外,寒夜寂静,炉火喷吐,烟星乱窜,活力非常。动与静,冷与暖,明与暗,真是生动形象到极点。

第三、四句,“赧郎明月夜,歌声动寒川。”赧是红的意思。赧郎就是红面郎,自然就是打铁工人的日夜劳动,被炉火烤红的样子。明月之夜赧郎一边唱着号子,一边打铁,动彻寒川,好不清旷。天与人,动与静,近与远,明与暗,又是一组组活灵活现的对比。

分析当然要分析的尽量清楚,但真正写诗时不能只想着用手法,李白在写的时候未必就想着用这些手法。

对他来说,怎样最能释放这种感觉,他就怎样写,关键是把这种感觉抓住了。我们学习写东西可以考虑用一些手法来提升张力和美感,但最重要的还是感觉。

这首诗让人感觉这个工人或者这些工人干得特别起劲,好像汗正在流下来,大家在一边笑着一边唱,一边唱着一边干,粗犷的面孔、铜色的皮肤、落锤的打铁声、好客的接待、喷吐的火舌、带劲的号子……哈哈哈哈,让人感觉就是大家都非常高兴、热闹、有干劲、有力量。

能写出这些的应该不止李白,但大概只有李白才会关注这些,他是个天然乐观派豪放派,又颇有侠气,看见这种大家齐心协力的力量场面,自然就和大家一起豪爽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