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典诗歌,自然界的意象占据着显著的地位。从大漠孤烟到杏花春雨,从明月清风到名山大川。我们吟诵着千古诗篇,也体味着人间百态。我们在一字一词里追寻自然之美,也在一字一词里窥探大千世界。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便是古典写景诗的含蕴所在。

杨万里著名的三首诗(杨万里很经典的一首诗)(1)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小池》,便是一首很经典的写景诗。它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之手,是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顾名思义,杨万里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与小池(池塘)有关。事实上,《小池》就宛如诗人绘出的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即在这幅彩墨画中,泉、树、荷、蜻蜓,以及小池,共同向我们展现了和谐之道与自然之美。那么杨万里的这首诗,到底是如何将这些不同景物融合在一起的呢?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著名的三首诗(杨万里很经典的一首诗)(2)

首先,诗的第一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意思是说,泉眼因为吝惜泉水,所以泉水只能以悄然无声的细流流过。从这句诗的字面意思来看,杨万里主要是描写了小池水的源头,即涓涓细流的泉水。值得一提的是,本是因为泉眼过小,流出的泉水才会小。

但是在诗人笔下,一个“惜”字,就让泉眼有了生命,似乎是它有意不让泉水多流那么一点儿。从诗歌创作来看,杨万里此举显然使得景物的表现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了起来。同理,诗的第二句“树荫照水爱晴柔”,亦是如此。它的意思是说,在晴朗的日子里,因为担心泉水蒸发而干涸,树木用它的阴凉盖住了小池。

杨万里著名的三首诗(杨万里很经典的一首诗)(3)

然后,我们再看诗的三四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即小荷刚把她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时,就已经有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上面了。如果说前两句是对小池的宏观描写的话,那么这两句诗显然就是微观描写了,也就是把目光缩小到小池中的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

杨万里著名的三首诗(杨万里很经典的一首诗)(4)

另外,从杨万里观察到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来看,他势必是停留在此观察了一段时间。所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也是诗人观察到的一幅动态画面,他所捕捉到的正是自然界那稍纵即逝的美好。可见字里行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杨万里著名的三首诗(杨万里很经典的一首诗)(5)

纵观杨万里的《小池》,或许所描绘的景物很寻常,但能够把自然界的景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就很难得了。况且如果没有一双发现自然美的眼睛,以及一颗热爱自然的心,相信大自然中这些极平常的景物是很难被发现的。所以杨万里的这首诗对于我们发现自然的美也有着启迪意义。总的来说,它是杨万里很经典的一首诗,写尽了自然之美,经久不衰。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