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 昨天

近年来,网络游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网络游戏因为容易引发孩子们沉迷而饱受争议,全面禁止网络游戏的呼声不在少数。全国政协委员漫谈读书群专门就“应不应该让孩子接触网络游戏”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提出对策建议,彰显了全国政协委员为民建言资政的责任担当。

如何走出沉迷网络游戏(如何防止沉迷网络游戏)(1)

游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不分性别、年龄、国别。在网络游戏出现之前,世界各国都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很多人小时候玩过的躲猫猫、过家家、跳房子、老鹰抓小鸡等游戏就是其中一部分。网络游戏的出现,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较之于传统游戏,网络游戏内容和形式都更丰富,更有吸引力,又没有场地、时间、天气、人数的限制,只要有网、有终端,就可以全天候地玩,这也是孩子们容易沉迷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所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游戏也是如此。一方面,网络游戏在学习知识、训练技能、沟通交流、陶冶性情等方面有着其他产品和媒介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不让孩子们接触网络游戏,是不现实的,是因噎废食的做法。另一方面,如果任由孩子们沉迷网络游戏,又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学习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这些问题不引起重视,不认真加以解决,同样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对网络游戏而言,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让不让玩”,而在于如何实现“健康”发展。

实现网络游戏“健康”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网络游戏开发者和网络平台,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益智运动类、教育学习类游戏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防止孩子们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让家长们放心。这是网络游戏能够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一个没有社会责任的产品和企业,是走不远的,最终是会被社会抛弃的。网络游戏行业管理部门,要定制度、立规矩,建立严格的网络游戏开发审批制度,明确什么样的游戏鼓励开发、什么样的游戏限制开发、什么样的游戏禁止开发,形成网络游戏开发的正确导向,严格监督网络游戏平台落实游戏面向孩子们的开放时间规定,依法严厉惩处违规行为。学校和家庭要实现联动,各尽其责,教育引导孩子提高网络素养,正确对待网络游戏,用好网络游戏,做到学习和游戏两不误。政协委员要持续关注网络游戏问题,发挥好监督作用,及时提出可取、可行、可用的对策建议。做到这些,网络游戏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对网络游戏这样与孩子们有着密切关联、关系着祖国下一代整体素养的产业来说,完全可以做到,也必须做到。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1年10月20日11版教育在线周刊)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 王学坤

版面编辑:贺春兰 张惠娟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