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评析

茫茫海面上的波浪狂暴地像个恶魔,翻腾的泡沫,失去了均衡的节奏,拍打着搭载士兵的船只。登陆舰上的盟军士兵面庞带着未褪去的稚嫩,他们在胆怯,他们在发抖,他们在紧张,他们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女儿的父亲,但此刻,他们自身的命运将全部和德军士兵火力的凶猛与否,自己运气好坏与否相挂钩。

以暴止暴以战上战(以战止战以矛战矛)(1)

当登陆舰舱门打开的一刹那,猛烈的火力倾斜而出。转瞬间,战场变为了断臂与肝胆涂地的修罗场。在那刚与血的战场上,有年轻的下士的头颅转瞬被子弹击中而血肉横飞;有茫然的盟军士兵试图寻找自己丢失的左臂,却倒在血泊;有倒地医护兵试图捂住出血的伤口,却痛苦死去。

以暴止暴以战上战(以战止战以矛战矛)(2)

战场的惨烈,让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触目惊心,因为我们知道,这艺术加工的产物可能远不如一场真正的战争残酷。看着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我们不禁会想,这场战争有意义吗?值得无数人牺牲于此吗?

以暴止暴以战上战(以战止战以矛战矛)(3)

以暴止暴以战上战(以战止战以矛战矛)(4)

战争难道就是帝王们的娱乐吗?

读史鉴今,无数的历史告诉我们:“建立一个国家从来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要诉诸血和铁。没有哪种和平是跪出来的,他们靠的是那被压迫者抛颅洒血。”为了资源,为了生存空间,人类发动着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从灭亡智人的近亲尼安德特人开始,战争的潘多拉魔盒打开后就从未合上。即使战争如同魔鬼的盛宴,即使会劳民伤财,但它从未停止。

以暴止暴以战上战(以战止战以矛战矛)(5)

我们厌恶战争,可战争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有的只是战争的过程的残酷与否。我们向往和平,但和平中往往蕴藏战争,同样战争也会蕴藏和平。向往和平并不意味着我们反对战争怯懦战争,我们渴望和平,但我们更知道一味的退让只会让邪恶变本加厉。

当邪恶来临,我们只能以战止战,用血与铁去守护我们珍视的和平。我们决不可做拿回慕尼黑协定后沾沾自喜认为给人民带来和平的张伯伦们,也不可做那下达不抵抗政策妄想通过国际谴责来换得东三省和平的常凯申们,我们只可做那面对邪恶勇于发声的勇敢者,面对凌弱勇于与之一战的强者。

以暴止暴以战上战(以战止战以矛战矛)(6)

敢战并不意味着我们推崇战争,古语有云:

国虽大,好战必亡。

整日扬言屠美灭日的键盘侠们是永远不会经历战场残酷的一群人,他们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中,通过那纸面上的残酷词汇去发泄自己的“朴素的爱国主义”,却不知一场战争的劳民伤财,妻离子散,天人两隔。

最后,谈谈八人拯救一人是否合理的问题。没错,这八位士兵每一位的生命都和瑞恩一样重要,他们为这个任务而死,是因为他们在面对几倍于自身的德军时的英勇抗战,而不是死于瑞恩。从战略角度考虑,这个任务更多是在宣传不放弃每一个士兵的政治口号。

当马歇尔下达拯救命令的那一刻,这个任务本身的战略意义就已达到,不管小分队的成功与否,也不论瑞恩的死活与否,都对这个任务无关紧要。

瑞恩的死活只对他母亲重要。

以暴止暴以战上战(以战止战以矛战矛)(7)

以暴止暴以战上战(以战止战以矛战矛)(8)

星河斗转公众号

● 扫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