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100天33本书第78天阅读书籍:《特别狠心特别爱》p47-105,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孩子怎样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孩子怎样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从3岁开始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

孩子怎样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阅读训练100天33本书第78天

阅读书籍:《特别狠心特别爱》p47-105

阅读内容:第二部分《在有偿生活机制中爱孩子》

1、财商的培养理财术从娃娃抓起。

对孩子从三岁就开始建立家庭理财课,分阶段有具体的要求。

如三岁认钱,四岁做选择,五岁能进行钱货交换,六岁开始学习攒钱管比较多的七岁看标签,八岁会在银行开户,九岁有自己的用钱计划,买卖交易十岁会自己有规划的去进行大额开销,11岁辨别商业广告有打折优惠的概念,12岁珍惜钱来之不易。12岁以后完全参加成人商业活动和理财活动,

以前我们也说财商的培养,这一章中把财商分成了四个具体的阶段:认识钱,赚钱能力,财富知识和财商的箴言。

提倡要花钱,自己去挣,理财教育作为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部分,在家庭教育中进行体现。

2、有偿生活机制基础课。

从社会角度来说,犹太民族都很重视财商的培养,比如,学校会召集在就近区域的家长,近期进行学习会,核心内容就是交流,如何培养子的财商?具体的机制就是在生活中建立有偿机制,家务劳动可以有偿提供,通过对自己家里或者周边社区的劳动找工作做小生意等等,一方面懂得劳动的艰辛,另一方面,早早的就坚定了财富的概念,这是犹太民族生存教育大于技能教育,重点体现,

3、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挖掘信息管理信息的能力。

最典型的两个金句:

第一句:要以两倍于自己说话的时间倾听对方的话;

第二是句:要多提问,求得支持是人际关系的开始。

把孩子的交际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同时还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比如说信息的管理,时间的管理成本的管理,并有具体的行为规范。

4、培养孩子的管理能力。

首先,从每天列计划区别紧迫性和重要性,实践充分的利用,最有效率的时间,全力以赴的完成,最重要的任务,还有开学放学前的中去存钱,此后,整理课堂笔记,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努力去做,家长有意识的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机会。

5、犹太民族的积极行动教育。

其实就是积极地与社会相连接,获取社会中的资源包括学习,比如认为必须要学习一或几门外语,有会几门外语就等于有几个人的价值。

我的感受

1、对本书中的理财教育感受特别深。

之前只是认为孩子可以去管一些钱。现在才发现,原来从三岁开始,孩子就需要对钱有概念,对经济活动一步一步加强,才认识到12岁就是成人状态去参加社会经济活动。

对标一下我们自己孩子,可能到18岁,还在处于向我们伸手只知道要钱的状态中,根本不知道这些钱具体从哪里来,如何得来,更谈不上如何去管。

家庭教育要家长学会放手,可以先从财商培养上去放手,让孩子懂得更多,我们才能放得心,放得了手。

2、对家务劳动有偿提供这段话特别有感受。

读了书,我重点就家务劳动有偿机制和儿子聊了聊,结果发现我想简单了。

孩子认为,如果把家务劳动让他来承担,就相当于有一定的约束,最主要是对可能挣到的钱没有什么兴趣。

因为我们从小就知道他需要多少钱就给他多少钱,导致他没有对金钱的这种需求感,也不会去想办法去从家务劳动中一点一点去攒钱。看来从实践到应用还是需要慢慢来,社会氛围很重要,家庭一点一点的影响也很重要。

3、在点滴中形成孩子对成本、时间、自我和钱的管理。

对标一下中国的父母为什么不愿意放手,因为他也清楚,孩子从来没有练习过这些,所以不敢放手,而且社会周边的人也没有这种氛围,只有内卷,没有具体措施,试问哪个家长能第一个放手?

所以我觉得要培养孩子这种能力,可以先从和他多聊聊,让他自己先想一想,找一个小的点开始,然后慢慢地养成习惯,形成技能。

比如想让他管自己的时间,由于之前每次要叫好几回,孩子才懒懒洋洋,拖拖拉拉到半小时,甚至一小时才起,我现在开始,明确告诉孩子,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尝试不叫孩子,让他自己起来,自己安排,这样他至少去掉了早上起床有人叫醒的这个依靠。

最近试了几天,效果还不错。孩子为自己操心,虽然还是比较拖拉,但起得比平时早一点。

4、外语学习比想象的重要。

以前只认为是学校要求或者是会拓展一点视野,现在发现拓展的不仅是视野,更是事业,比如还有人脉,有更多外面的资源和商业上的机会。

想起一句话,一个人挣不到他认知以外的钱,对事情的看法就产生了狭隘的行为。比如对语言狭隘的看法,导致对语言学习的忽视,由此也必然享受不到其带来了好处。

我的整体感受

中国父母太累,思在心,也累在身,更累在钱上,根本原因是没有使用养育的智慧。

没有从细小的技能技巧去从小培养,总是一方面样样包办,一方面处于担心焦虑中,不给孩子成长空间,同时埋怨孩子不主动成长,孩子稍大一些,为了想要自主的权利就会和家庭对抗,导致出现各种问题生活不好。

要想破这个局,只能从一点一滴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开始锤炼,看到孩子进步给他成长的机会,这样父母的心才能放下,打破怪圈,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