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杨凌融媒体中心】

最近,在杨陵区揉谷镇陵东村大棚蔬菜基地里,一座座大棚排列有序,棚内郁郁葱葱,各种蔬菜长势喜人。

“上一茬种植的辣椒亩产量达到3000公斤,收益很好,这一茬改种西红柿,争取赶在国庆节前上市,打好‘时间差’还能多赚一笔钱。”蔬菜种植户李松籽一边给西红柿整枝打叉一边高兴地说,大棚蔬菜一茬接着一茬种,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杨凌农业示范区年业绩多少(乡村振兴看杨凌)(1)

李松籽在大棚内查看、管理豇豆生长

李松籽是陵东村村民,2013年在村口的大棚蔬菜基地承包了6个大棚,和妻子开始种植大棚菜,早期因不会管理,蔬菜遇高温虫害严重,损失惨重。幸好,当时遇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专家刘建辉教授来基地为菜农指导种植技术,经过不断学习、摸索、实践,几年下来,他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好,大棚种植西红柿、豇豆、黄瓜、茄子,辣椒等品种应有尽有。从此,走上了一条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设施种植之路。

“去年6个大棚收入15万元,今年蔬菜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行情非常好,产值将会超过去年。”李松籽自信地说道。

杨凌农业示范区年业绩多少(乡村振兴看杨凌)(2)

大棚内黄瓜长势喜人

据了解,陵东村大棚蔬菜基地是由杨陵区政府于2013年在村流转土地的基础上规划建成的,有塑料拱棚60多座,种植面积200多亩,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村民发展蔬菜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看到李松籽种植大棚蔬菜挣了钱,村里不少人也效仿加入到大棚蔬菜种植队伍中,带动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蔬菜基地就在自己家门口,在这干活不累,还能照顾家,现在腰包鼓起来了,日子越过越红火。”李松籽的妻子彭惹侠说。

今年初,杨凌示范区召开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提出了“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陵东村“两委”积极对接,邀请相关专家、技术人员为村民种植做技术指导,通过专业的培训,村民们掌握了科学种植技术和大棚管理方法。目前,大棚蔬菜已成为陵东村的特色种植产业之一,依靠种植大棚蔬菜,村民们的收入有了保证,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日子越过越舒心。

杨凌农业示范区年业绩多少(乡村振兴看杨凌)(3)

彭惹侠在西红柿棚内为西红柿整枝打叉

提起今后的打算,李松籽劲头十足,“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种菜让我尝到了甜头,下一步,我打算将现在的塑料拱棚换成智能温棚,升级技术、扩大规模,种植反季节蔬菜,努力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幸福起来。”

产业兴旺是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为了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推进乡村振兴步伐,杨陵区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依托杨凌示范区农科教资源优势,做大做活做优大棚蔬菜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记者:仵佳伟

编辑:赵桃子

本文来自【杨凌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