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应城市发展规划(武汉城市名片第二期)(1)

欢迎收听由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和武汉交通广播联合推出的、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系列节目《武汉城市名片》。

以史鉴今,提振发展信心。以文化人,凝聚前进力量。武汉城市名片,彰显城市底蕴,展现城市魅力。

本期推出——百湖之市

武汉江河纵横,湖港交织,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全市有列入保护名录的天然湖泊166个,165条河流纵横交错,1624平方千米湿地遍布三镇,水域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大江大湖是武汉最具特色的资源禀赋,两江交汇彰显了武汉的磅礴气势,百湖棋布孕育了武汉的秀美气质。

武汉地处古云梦泽,受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改道影响,泥沙淤积,分割出众多大小湖泊。这些湖泊与江、河连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湖沼水网结构,具有防洪调蓄、灌溉农田、繁衍生物、发展航运、调节气候和改善生态等多种功能。

武汉的湖泊各具特色,或云水相依,或山湖相映,或碧波万顷,或玲珑秀致,别具江南水乡风情。自古以来,东湖就是游览胜地,曾留下屈原行吟泽畔、刘备磨山郊天、李白放鹰赋诗等众多名人足印,毛泽东先后48次在东湖接待64个国家94批外国政要,在这里会晤了印度总理莫迪;汤逊湖则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周边有众多新建的大专院校,是武汉光谷的发展开拓地带;马鞍山下、知音故里的后官湖,碧波浩渺,风景宜人,建有长达110千米的郊野绿道;古代汉阳十景之一“平塘古渡”所在的墨水湖,绿树成荫,绿道成环;汉口最大的自然湖泊金银湖,是国家首批城市湿地公园之一,见证了万里茶道的繁华;鹭鸟天堂的涨渡湖,有着“长江中游生物基因库”之称;江汉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沼泽湿地沉湖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被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市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大部署,不断健全水生态文明机制,创新水环境保护手段,大力实施长江大保护、大东湖治理、六湖连通、海绵城市、沉湖湿地保护修复等系统工程,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湖泊水质稳步提升、湿地生境不断修复、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形成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共进的良好态势。武汉市认真贯彻落实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率先创新探索“河湖长制”,以“四水共治”为抓手打造滨水生态绿城;积极践行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发布的《武汉宣言》;2018年,《武汉市湖泊保护总体规划》出炉,为每一个湖泊制定“身份证”,构建了湖泊水系空间总体布局。2022年,武汉已拥有10个湿地公园、5个自然保护区,并获得世界湿地城市称号,世界《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于11月在武汉召开。

“百湖之市”的武汉,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山水林田湖草休戚与共的美丽河湖愿景正在实现,向世人展示出一幅滨水生态名城的“青绿山水画卷”。

用声音记录武汉,您刚才收听到的是,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系列节目——《武汉城市名片》。

-The End-

FM89.6武汉交通广播

监制:王筱武

审核:王波

责编:张锋 王纲

撰稿:张昀 杨美 邹璇

朗诵:曾建斌 付伟英

音频制作:孙思元

编辑:汪昕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