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就是小说,历史就是历史!

小说有历史原型,但历史原型往往都是读者的想象,有太大的主观性。《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和武大郎,也许有历史原型,但绝非是广为流传的凤凰男和白富美。

武大郎和潘金莲事实情况(武大郎和潘金莲原来是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1)

网络相关文章

凤凰网江苏版块于2014年04月29日 16:09 转自《南京晨报》文章《真实的武大郎和潘金莲:活活“冤死”六百年》,及其他网站多次提到潘金莲、武大郎的冤枉。这几篇文章洋洋洒洒说的都是潘金莲和武大郎多么的优秀多么好。

网上传说的潘金莲和武大郎

历史上“真正”的潘金莲,不过就是传说中的潘金莲的反版。潘金莲是恩州(原被称为贝州)的大家闺秀,是典型的白富美,家住恩州清河县潘家庄。潘氏家族是恩州的名门望族,潘金莲的父亲是恩州知府,自小聪颖爱学,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少女时代就已名闻乡里。武大郎虽然出身寒微,但高大帅气,勤奋上进,并且博学多才!传说历史上的武大郎,身长九尺(一米八),壮实魁梧、能文善武而又器宇轩昂,那感觉就像《红楼梦》中的贾雨村。贾雨村本名贾化,武大郎原名武植,武大郎可比贾雨村好太多了。武大郎为了谋生,曾到潘府工作(打工),因为他踏实能干,为人善良,受到潘知府的器重。一方面,潘知府将爱女嫁给了他;另一方面,潘知府还出钱出力资助他上学。武大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进京赶考,一举考上了进士,很快外放成为了阳谷县的县令。

武大郎和潘金莲事实情况(武大郎和潘金莲原来是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2)

潘金莲

网上流传的潘金莲和武大郎被黑史。

在阳谷县,武大郎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条。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在他的治理下,阳谷县一片欣欣向荣。武大郎和潘金莲生活和美,他们育有四个孩子,过上幸福而快乐的日子。潘金莲和武大郎在阳谷县,在清河县威望极高,深受民众爱戴。他们如此优秀如此好,怎么被妖魔化成这样呢?原来是武大郎老家的隔壁老黄惹的祸,这老黄名叫黄堂。黄堂曾经资助过武大郎,武大郎发迹后,黄堂后院起火,尽管拼命去救,但还是家道败落。无奈之下,就投靠曾经的老弟,现在的县太爷——武大郎。武大郎好肉好酒好茶招待黄堂,可黄堂想要在县衙上班,就被武大郎婉言谢绝。黄堂帮助武大郎,武大郎非常感激,也很想感谢,但要武大郎以权谋私,他做不到。黄堂怒不可遏,不辞而别,一路上编排谣言丑化武大郎和潘金莲。黄堂还拉着当地恶少西门庆一起造谣生事,无所不用其极地妖魔化潘金莲和武大郎。

武大郎和潘金莲事实情况(武大郎和潘金莲原来是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3)

武大郎

潘金莲和武大郎的原型看着是历史,原来就是一部小说。

网上传说潘金莲的老爸是恩州知府。在元朝的确有恩州,恩州但到了明朝就被降为恩县了。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文彦博平定王则之乱,改贝州为恩州,施耐庵的徒弟罗贯中还专门写了一本神魔小说《三遂平妖传》。朱元璋称帝第二年(洪武二年,1369年),就下令将恩州降为恩县。老潘是元朝的恩州知府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大家都知道武大郎是明太宗永乐年间的阳谷县令。传言说潘氏家族是恩州的名门望族,可历史上记载的恩州(驻地在清河)名门望族并没有潘氏家族。清河名门望族有十三家分别是:张氏家族、崔氏家族、房氏家族、傅氏家族、付(源自傅氏)氏家族、戴氏家族、代(源自戴氏)氏家族、窦氏家族、贝氏家族、温氏家族、聂氏家族、汲氏家族、尚氏家族等。潘氏家族不是恩州的名门望族,也就说明潘老其实是老潘,老潘很可能就是普通的百姓,而潘金莲也是普通的民女。

武大郎和潘金莲事实情况(武大郎和潘金莲原来是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4)

永乐年间进士名录

历史上的武大郎也不是高富帅,更不是什么官。福垊查询了永乐年间所有的进士,根本就没有一个叫武植或者武大郎的进士的。不过,在明朝除了进士,举人、秀才也能当官,比如把明英宗从瓦剌救回的杨善,他就是一个秀才。福垊特地查询了《阳谷县志》,在明朝根本就没有一个叫武植、武大郎的县令的,就是查到宋朝连个姓武的县令都没有,就是同音字姓吴的也没有,更不要说叫武植的县令了。《清河县志》自嘉靖廿九开始修志,截止到上个版本修了七次,但这七次中,不管哪个版本里都没有潘金莲和武大郎的记载。不过,最新的《清河县志》中第廿二编以“文化”的条目记录了潘金莲和武植的传说。之所以记载,是因为潘金莲和武植的高大形象是当地广为流传的一个传说。

武大郎和潘金莲事实情况(武大郎和潘金莲原来是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5)

武植墓

河北邢台市清河县的武植祠,是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之上打造的文化景点。文化景点跟文物古迹是两码事,典型的文化景点像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以《红楼梦》小说为基础而建造的大观园,河南省开封市以《杨家将》小说而建造的天波杨府等等。武植祠包括武植墓是当时武氏后人修建的,没有出土任何文物证实真实性。退一万步说,即使武植、黄唐的荒唐故事属实,那么跟施耐庵也对不上号。施耐庵在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就去世了,他怎么可能知道1403年到1422年永乐年间发的事儿呢?并且还写入水浒传呢?很显然是时间上也对不上号。更让人唏嘘的是,还有自称是施耐庵后人的画家,特地到该村道歉呢!《水浒传》只是个小说好不好?其实美化潘金莲和武大郎的“历史”也是源自一部小说。

武大郎和潘金莲事实情况(武大郎和潘金莲原来是才子佳人的天作之合)(6)

《鸾凤奇冤》及其作者

其实当地流传的一个传说,源自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叫《鸾凤奇冤》,是军旅作家俊然为潘金莲和武大郎翻案的长篇历史小说,这篇小说发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就和民国初年的《反三国演义》有点相似。只不过没人相信《反三国演义》中蜀汉一统天下是真的,但相信潘金莲、武大郎是才子佳人的高富帅和白富美却又很多。福垊认为,这名笔名叫俊然真名叫孙俊然的军旅作家创作出《鸾凤奇冤》,大概受了《反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影响吧。君不见,《鸾凤奇冤》的潘金莲和武大郎同《红楼梦》里的贾雨村和甄士隐家中的丫头的姻缘是何其的相似呀!小说家和地方的操作,大概就是名人效应结果吧!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关键是不能把小说当成历史!

小说不是历史,历史亦非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