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要想全省靠前,具备向清华、北大发起冲击的能力,那么语文这一科绝对不能“瘸腿”,否则高考“清北梦”就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而要得高考语文,作文则要扛起“大旗”才行,最好是满分,这样就更加胜券在握。

高考作文要拿满分,那是比登天还要难。不但需要考生博览群书、写作功底扎实,更要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不过,高考满分作文再难,每年千万量级的考生中总有那么极个别的,能够在作文上拿下满分。

高考的作文题目难不难(一篇高考作文多人看不懂)(1)

从媒体刊出的高考满分作文看,绝大多数都令人心服口服,读了后很难不感叹这些考生实在是太有才了。但是,日前爆出的浙江某考生高考满分作文,却引起较大争议。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围绕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谈自己的看法,写出生活中的体验与思考。

引起争议的这篇高考作文名为《生活在树上》,考生在文中运用了很多生僻词,比如:嚆矢、滥觞、振翮、肯綮、祓除、祓魅、赋魅、玉墀,等等。这篇晦涩难懂的文章,读第一遍我硬是没有完全读懂的,直到读完第三遍才勉强明白了个大概。

高考的作文题目难不难(一篇高考作文多人看不懂)(2)

话说这篇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也蛮戏剧的,阅卷老师意见不统一。据媒体报道,批阅此文的3名老师,有1人只给了39分,有2人给出55分的高分。由于阅出的作文成绩差异较大,这篇作文就呈送到了作文审查组老师的面前。经审查组专家反复细读,大家一致给出高度评价,订正了3位阅卷老师的打分,将此文打成了满分。

作文审查组专家在点评中如是写道:“在我几十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涯中,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它的文字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

高考的作文题目难不难(一篇高考作文多人看不懂)(3)

文章出现在网上后,网友评论如潮,很快就炸了锅。我所在的一个教育作者群,多是一些大中小学老师,同样是如此。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主流的观点大致有三:

第一种观点:这篇作文很少有人能看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昨晚看第一遍,根本就没看懂”“硬着头皮再看,大致明白了”“有大神解读过了,才知晓一些意思”“阅读理解不都是这么扯淡的?本来简单说明白的,给你说得云山雾罩的”……

高考的作文题目难不难(一篇高考作文多人看不懂)(4)

第二种观点:内容思想本身还是不错的,却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有老师质问,写得这样子晦涩难懂,那我们当年开展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下去,未来的语文到底要走向何方?有老师表示,要是自家娃给写出这样的文章来,99%的概率会要求他重写。

第三种观点:高考作文意在展现考生写作能力,出现这样的文章就应当鼓励。有老师还列举了考生以文言文、甲骨文写下的高考作文,觉得只要在游戏规则之内,任凭考生施展才华,只要文章真正高质量,该给满分就应当给。

高考的作文题目难不难(一篇高考作文多人看不懂)(5)

主流媒体关注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后,不少网络平台已经开设了“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讨论专题,网友的讨论很是激烈。个人认为,关于此文是否应当打满分的问题,这是由作文审查组老师集体商议的结果,没有什么可争议的,权威的事儿,就要交给权威的专家去办,我等吃吃瓜就可以啦。

至于高考作文,写成白话文,写成文言文,或许说以甲骨文等方式写出来,个人觉得只要不违背高考作文写作要求,就应当由考生自由发挥,其结果无非是阅卷老师辛苦一点、麻烦一点。当然,考生若是这样想独树帜博取阅卷老师的好评,也要小心为上,一定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确实hold得住的才可以任性一回,毕竟是高考。

文末贴出了浙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友友们能读懂了吗?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附:《生活在树上》

高考的作文题目难不难(一篇高考作文多人看不懂)(6)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