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雷击的科普(防灾科普揭秘雷击火)(1)

预防雷击的科普(防灾科普揭秘雷击火)(2)

进入春季,黑龙江省大风天气显著增多,火险气象等级较高。5月20日,加格达奇白桦林场巡护人员在施业区内发现有烟柱升起,调度瞭望员第一时间确定雷击火起火点。专业扑火队克服山高林密,徒步急行500米,挺进火场后,采取“一点两面”战术,从发现到扑灭仅用时55分钟,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扑灭明火,实现合围。

雷击火是引发森林火灾最主要的天然火源。雷击火已成为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那么雷击火到底有什么秘密?今天,就让小编为您揭晓吧~

天雷勾地火

干打雷,不下雨。我们通常来形容人们只说不做的状态,就像有人在大哭,却没有流泪出来一样。然而这种天气状态却是森林火灾中雷击火最喜欢的天气。因为在这种天气下,一旦发生闪电落地,劈中林中植被,就极易演化为一场森林火灾。

通常来讲,“电闪雷鸣”就会带来“雷雨交加”,若是真能有大雨落下,那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小,因为暴雨对森林大火可不会手下留情。但是如果雨势较小亦或者出现上文所说的“干打雷,不下雨”的情况,也就是“干雷暴”。那么天雷就会勾动地火,森林火灾便一触即发。

雷击火频发地区

在我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和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是雷击火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从森林火灾发生原因统计和造成的损失来看,夏季雷击已成为大兴安岭林区最主要的火因。

防范雷击火亟待破解三大难题

一是检测发现难。林区的雷击火多发生在13时-17时之间,初期多数在腐殖层或树木植被中隐蔽燃烧发展,很少有明火和大的烟柱,不易被瞭望塔和护林飞机发现。被发现时已至少发展了数小时,错失了打早、打小的时机。

二是精准定位难。目前林区对雷击火的前期观测定位主要依靠瞭望塔观测、飞机空中侦察和卫星热点遥感。其中,瞭望塔观测受山峰林木和雾气遮挡影响很大,对较远距离目标的定位存在较大误差。飞机空中侦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观察员的水平和经验,同时受气象条件、空中管制的影响较大,不能随时出动。卫星热点遥感在火势较小时则难以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性。

三是扑救处置难。受林区基础设施、通信保障等条件制约,森林消防员对雷击火的扑救处置任务艰巨。通常,一次干雷暴天气过程往往会同时引发多处雷击火点,而林区大中型直升机机源十分紧缺,有时甚至要面临在一天之内用8架直升机同时处理7处火点的窘境。而在防火期内,位于北方的森林消防员经常面临马不停蹄的转战各个林场的情况,甚至有时会在半个月内连发两起较大森林火灾,而森林消防员就要连续一个月住在山上。

如何提升对雷击火应急处置能力?

雷击引起的森林火灾通常发生在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的林区,自雷击发生到明火产生往往有0.5-2小时的阴燃时间。“地下燃烧,地上冒烟”,这是最好的灭火时间窗口,一旦明火出现甚至发展为树冠火,加之雷暴后如果有高温大风天气,救火的难度和代价会极大增加。因此,加强雷击火的预测预报、监测核查仍然是目前防雷减灾的最主要措施,提升对雷击火的应急处置能力则是当务之急。

专家共识:林业、气象、科研等多部门、多行业要通力配合,充分利用雷电监测预警、雷电定位等技术手段,加强对雷击区的监测与核查;要继续研究雷击火引燃过程和规律,科学研判重点高危火险区域,做到提前预防、靠前驻防;要科学制定雷击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要不断提高防扑火作战整体实力,进一步完善装备设备,把加强应急处置能力作为当务之急。

预防雷击的科普(防灾科普揭秘雷击火)(3)

预防雷击的科普(防灾科普揭秘雷击火)(4)

预防雷击的科普(防灾科普揭秘雷击火)(5)

来源:伊春气象局

编辑:王立夫

一审:张 宁

二审:王学良

三审:陈永刚

汤旺融媒投稿邮箱:twxrmtzx@126.com

预防雷击的科普(防灾科普揭秘雷击火)(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