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现身北京市密云区小漕村。11月1日,新京报记者获悉,为了给大鸨腾出宽敞的栖息地和安静的环境,小漕村对村里大约20亩的玉米进行了抢收。

北京密云水库开渔盛况(大鸨再临北京密云)(1)

10月29日,大鸨出现在密云区小漕村。宋会强 摄

生态环境好转,小漕村栖息地获大鸨“认可”

10月29日,密云区护鸟志愿者郭耕和宋会强来到密云区小漕村。小漕村位于太师屯镇,紧挨着密云水库,潮河从村子西北侧流过,每年秋冬季,成群的候鸟飞抵此地。

宋会强说,他们盘算着日期,觉得大鸨应该来北京越冬了,所以当天特意前去观鸟。让二人惊喜的是,没过多一会儿,他们就在一群短嘴豆雁的附近发现了一个灰棕色的身影。它的脖子是灰色的,背部的羽毛是棕黑相间的花纹,眼睛又黑又圆。“是大鸨!”宋会强连忙按下快门,记录下大鸨低飞的影像。

这并非大鸨第一次光临密云。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调查队队长张德怀告诉记者,过去,通州、密云和延庆都是大鸨的重要越冬地,大鸨经常在密云的不老屯镇栖息。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好转,大鸨现身密云的次数越来越多。去年11月5日,密云监测到大鸨出现在太师屯镇小漕村,今年2月28日到3月9日,大鸨又多次出现。“大鸨在一个地方越冬比较舒适,通常第二年还会来,说明这块栖息地已经得到了大鸨的‘认可’。”

北京密云水库开渔盛况(大鸨再临北京密云)(2)

今年3月,大鸨也曾出现在密云区。宋会强 摄

将探索自然教育,实现村民绿岗就业

张德怀说,鸟类生存需要栖息地、食源地和没有人为干扰的环境。小漕村邻近密云水库,鸟类晚上在水库过夜,白天飞到周边800多亩的农田中觅食,这里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和保护地。根据以往监测,大量灰鹤、白鹤、豆雁会在此越冬。太师屯镇和小漕村的村民已经有了爱鸟护鸟意识。

为了保护这些鸟类,园林绿化部门和镇、村已经做了准备,抢收农田为它们留足栖息地,同时预留食物、找专人看护。此次得知大鸨又来了,张德怀赶紧通知了太师屯镇政府,联系了小漕村村支书,开展保护工作。第二天,趁着大鸨没在农田里,村里对大约20亩的玉米进行了抢收,以扩大栖息地面积,把宁静的环境让给大鸨,并遗留部分玉米补饲。

北京密云水库开渔盛况(大鸨再临北京密云)(3)

10月29日,在小漕村拍摄到的大鸨。宋会强 摄

张德怀介绍,密云区北庄镇朱家湾村邻近清水河,也有大量的鸟类栖息。当地已经开展了以观鸟为主的自然教育,观鸟者在村里吃住,村民爱鸟护鸟实现了绿色创收。区园林绿化部门和太师屯镇小漕村也在进行探索,希望通过自然课堂等方式实现绿色发展,让村民绿岗就业。接下来,村里还会有专人对鸟类进行保护,防止大家对鸟类造成惊扰。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