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读完的第10本书:《山上的鱼》

作者:王祥夫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向往天空的鱼读书笔记(山上的鱼读书笔记)(1)

我打小时候起就爱看书,小时候条件不好,有什么看什么。跟别人借的作文书、妈妈幼儿园里的教材、学校发的语文报数学报、别人家过期的日历……统统来者不拒。近些年书的来源广了,条件也比从前好了,选书时不免有些眼花缭乱。选回来的书,经常有看着看着看不下去半途而废的。

所以今年年初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每完整地看完一本书就写一篇读书笔记,不拘字数多少,哪怕文笔不行,只单纯记录看书时的摘录也是好的,也算是有所记录、有一点自我进步。书看不下去的原因很多:有的书看了才知道自己目前还到不了那个层面,无法领会其中的深意;有的书写得颇不如意,看得索然无味;有的书又太过偏技术和专业性,不适合看;有的是因为看书时的心不够沉静……

我看书没有什么目的性,就是喜欢看,觉得看书开心、舒心。作家高军在《无聊才读书》一文里写道:“不在读书上附加什么意义,就是读书的所有意义。书店里写发财术的书全是穷鬼写的。读书就是一种爱好,像抽烟喝酒叉麻将。爱好有什么办法呢?只好愿赌服输,只求不要满盘皆输就好了。”深以为然。

向往天空的鱼读书笔记(山上的鱼读书笔记)(2)

虽说看书不谈意义,不带目的,但是看书总是会有所收获的。须知天底下的书是读不完的,天底下的知识也是学不完的。近日看王祥夫先生的这本《山上的鱼》,就很是增长了一番知识。

一直知道饕餮是指贪食的人,现在也把会吃、懂吃、爱吃的人叫做“老饕”。看了书才知道原来饕餮二字分开讲,饕是贪财,餮才是贪吃。不免思索:是不是形容美食家其实不应该叫“老饕”,得叫“老餮”呢?不过“老餮”读着像“老铁”,感觉怪怪的。

中国的丝绸世界闻名,很多地方都会养蚕缫丝。小时候,老家有很多人家养蚕挣钱,所以会种成片成片的桑树田,小孩子们会在桑树田里找桑葚吃,雨后还可以在桑树田里找地皮菜。也曾经帮忙采过桑叶、喂过蚕、摘过蚕茧,私以为对蚕还算了解,却看书里写道:蚕这种东西饿了原来什么都肯吃,蒲公英的叶子,或菠菜的叶子,而在没有桑叶的情况下最好的当属榆树的叶子,吃后也会渐渐长大,当然喂蚕最好还是桑叶。原来蚕也是吃桑叶以外的其他东西的!下次孩子们再有养蚕的活动,我们就不必苦苦在城市里寻找桑叶了,可以试试喂它们吃其他东西。

爱看国画,却通常不解其意。看了书中描述方解迷惑一二:

中国画的蝴蝶和猫,如果画在一起,不用问,是画给老人家的,可以题“耄耋图”;如果画一只喜鹊,再画一支梅花,可以题“喜上梅梢”;画一只老来红和大石头,可以题“与石同寿”;把蜻蜓画在上方,叫“清高图”;一幅画既画了鹰又画了熊,这就暗指“英雄”;一只猴子伏在一头大象的身上,这便是“封侯拜相”的美意;画两个柿子再加上一个花瓶,花瓶下再画两只鹌鹑,那自然是“世世平安”。

尚有其他种种,不一一赘述。

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同一本书每个人的阅读体会都会不同,推荐各位找来王祥夫先生的这本《山上的鱼》,细细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