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孙子兵法》的《军形篇》,读到一句: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古代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取得的胜利,既不显露出智慧的名声,也没有勇敢杀敌的武功。他们取得胜利,是因为在作战指挥上毫无差错。之所以毫无差错,是因为他们所采用的作战策略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战胜的是已经失败了的对手。”

这让我猛然一拍大腿,这说的不就是端妃吗?

所谓“无智名,无勇功”,她于不显山不露水之处就利用甄嬛搞垮了死对手华妃;(点击复习:搞垮华妃的真正主谋不是甄嬛,而是端妃)

所谓“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她从不着急,且善于等待,洞察局势,等到敌人华妃的强劲对手真正出现,她才开始行动,去拉拢甄嬛。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端妃能够一格电撑到最后的奥秘:

在战术方面,她真正的智慧就是懂得顺势而为,她的策略不是把敌人打败,而是洞察到敌人露出败势之时,她才出手!不管是前期搞华妃,还是后期搞皇后,都是如此。

在战略层面,她的布局是基于一种长远可持续性,因为她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上,所以才能在具体的战术层面做到淡然处之。什么时候观战、什么时候投身入战场、什么时候及时隐退,她都不急不躁,按部就班,不留痕迹。

这种布局能力,绝不是靠聪明就能完成的。

所以,这样一对比,就会发现,曹琴默和早期的甄嬛,虽然都很聪明,但仍遭遇滑铁卢,就是因为真正的会布局和耍小聪明完全是两码事。

这让我想起两个细节,还挺唏嘘的。

第一个细节:

端妃第一次出手帮甄嬛解围,事后不仅不需要甄嬛感谢,还非常好心地嘱咐甄嬛:“此事针对你莞贵人而来,莞贵人要善自保重啊,本宫今日可以护你一次,却不能事事如此啊。”

端妃在甄嬛传里是怎样死的(端妃才是整部甄嬛传最会布局的人)(1)

甄嬛一看端妃情商高、人又好,这人能处啊,便主动提出:“嫔妾有空自当过来看望娘娘。”

端妃在甄嬛传里是怎样死的(端妃才是整部甄嬛传最会布局的人)(2)

结果,端妃非常周全地拒绝了,说:“不必了,病中残躯不宜见人,何况本宫与莞贵人不见面,才多有裨益呀。”

端妃在甄嬛传里是怎样死的(端妃才是整部甄嬛传最会布局的人)(3)

站在甄嬛的角度来说,端妃这波操作,给她的感觉就是如沐春风。

但是,结合后面端妃对甄嬛的算计,明知道松子扑倒富察贵人是皇后所为,却仍旧误导甄嬛认为是华妃所为,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甄嬛全心全意对付华妃,为她所用。

端妃在甄嬛传里是怎样死的(端妃才是整部甄嬛传最会布局的人)(4)

你就会发现一个人际关系的真相:

如果一个人跟你相处起来,让你觉得非常舒服,事事为你考虑周全,情商高、人又好,还特别懂你,这意味着那个人段位比你高,是他在向下兼容你。在享受和他如沐春风的社交时,也要小心被她算计和利用。

第二个细节:

曹琴默一方面提醒华妃发现了淳儿的偷听,另一方面又去给甄嬛通风报信,暗示甄嬛淳儿有生命危险。

她认为自己这一行为叫做“左右逢源”。

端妃在甄嬛传里是怎样死的(端妃才是整部甄嬛传最会布局的人)(5)

而且她志满意得地认为:“华妃现在是春风得意,莞嫔也算是后起之秀,我虽是华妃人,但顺水推舟卖莞嫔一个面子……莞嫔日后若有了风头正劲的时候,为了今儿的通风报信,她也不至于太为难我。”

端妃在甄嬛传里是怎样死的(端妃才是整部甄嬛传最会布局的人)(6)

如果结合后面甄嬛对曹琴默的算计到了吃干抹净的地步,连她的孩子温宜都当作好处送给端妃了。

就会发现,曹琴默所谓的左右逢源,完全是她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

因为她伤害过甄嬛,甄嬛对她早有戒备,后来甄嬛策反她搞华妃,那完全是在利用她。

端妃在甄嬛传里是怎样死的(端妃才是整部甄嬛传最会布局的人)(7)

曹琴默给人最显著的教训就是:

人与人相交处事,最怕的就是自作聪明,再聪明的手段耍到起飞也没啥用,因为没有人是傻子。

端妃比曹琴默高级的地方在于:

端妃搞的是全面的布局,曹琴默搞的是得失之间的算计。

所以,相比曹琴默只知一味地进攻,端妃不仅懂得进攻获利,也懂得出局自保。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不是手段的高明,而是一种精神认知层面的高度。

说白了,你在布局造势,你也会陷入局势的钳制;你在塑造环境,环境也在塑造你。

进和退、攻和守不是对立,而是一件事的两面,是辩证,是全局。

若是看不到这些,迷失和混沌就是必然。

其实,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很多人都容易钻牛角尖,情绪化,陷入一种非黑即白的二极管认识模式,一件事没做好就容易焦虑慌张,该韬光养晦踏实做事的时候沉不下心,该出手展示自我的时候又捕捉不到好时机。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缺乏端妃的这种高级的辩证认知能力。

根据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受来说,人的行为和处事能力的差别主要是背后的思维方式不同导致的。而且人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惯性来主导他的行为。

表面上的表达不清,实际上就是思维混乱,没有逻辑也没有结构,更谈不上洞察全局作出判断。

因此,人们常说“思维决定了行为,而行为决定了结果。”

所以,思维的锻炼培养和学习文化知识一样重要,而且是越早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