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难为情的事情,应该就是批评和接受批评这件事情了,批评一个人要有足够的勇气,因为,批评别人就是在揭别人的短,让被批评的人感觉就像是全盘否定自己一样,还会引起被批评者的反弹,弄不好的话还会惹祸上身。

而接受批评的人就更需要勇气和胸襟了,人在面对批评的时候,本能的会有保护自己的条件反射。接受批评在面子上肯定是过不去的,而且,完全接纳是更难的事情。所以,从古至今,能够接受批评的人,唐太宗算是一个吧,魏征就是那种敢于批评皇帝的人,勇气可嘉。

对百姓不错但是对大臣残忍的皇帝(这个朝代臣子真敢说)(1)

北宋的政治氛围比较宽松,也有着和其他朝代一样的惯例,都有一套专门给皇帝及其他官员挑毛病的官员,这些官员也被叫做:谏官。北宋的谏官和其他朝代谏官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比较敢说,而且说的都比较直接,像骂人似的。

所谓的“谏官”又称“谏臣”,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有“为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的名论;《白虎通·谏诤》论及朝廷职官时说,“设辅弼,置谏官”,谏官被看作是与左丞右相同等重要的帝王羽翼。

在宋朝,这一官职被发挥到了极致,甚至,连皇帝都有些怕他们。

可以说,这在其他朝代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便是放在现代文明社会,批评领导和同事也得要十分的含蓄,不可能那么的直接。宋朝谏官批评皇帝简直跟骂人一样,毫无隐晦,很多话估计皇帝脸上也挂不住。这里,笔者可以随便举一个北宋臣子给皇帝上书的例子。

对百姓不错但是对大臣残忍的皇帝(这个朝代臣子真敢说)(2)

这个官员的名字叫做富弼,他说皇帝懒惰怠政、不务正业、忘恩负义等。可以摘取一些内容大家看一看。比如,他指责皇帝忘恩负义:“突然就把郭皇后废掉了,她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全天下的人都认为皇后是冤枉的,前几任皇帝的皇后,从来没有遭遇过这样的不公。

皇帝作为那些明君的子孙,一点都不遵守祖宗的家法,可以说是不孝。而且,有些谏官要求皇帝纠正这些错误,竟然,被皇帝给贬斥了。这些谏官都是皇帝自己选择的,说是要帮助自己纠正错误,到头来,皇帝你自己不听,却怪罪这些官员,不是自欺欺人吗?

而且,这些谏官都是按照皇帝的吩咐做的,到头来却得到了惩罚,这不是让全天下的人笑话吗?这样谁还敢给皇帝提意见啊。更可气都是,当年那些辅佐皇帝的大臣,都被皇帝一个个赶走了,想当初要不是这些大臣,皇帝怎么可能把位子做的这么安稳。

所以,皇帝忘恩负义,难道让全天下的人都学习吗?”

对百姓不错但是对大臣残忍的皇帝(这个朝代臣子真敢说)(3)

这份奏章的内容全文有一千多字,可以说,没有一句恭维皇帝的话,全都是干货,没有废话。要么说宋朝的政治氛围宽松呢,这些骂皇帝的文章,竟然,一字不落的全部记载下来了。皇帝本人对于这件事情还是挺宽容的,富弼本人也没有受到什么处分。

当然,皇帝本人也没有对这份奏章有过什么反应,就像石落大海一样,完全没有了下文。其实,这在北宋已经算是很常见的事情了,估计皇帝本人对这早有免疫力了。而且,更有可能的是,当时的富弼还不到三十岁,官职也很小,也就是现如今的副科级干部吧。

皇帝完全不把这类小官当回事,毕竟,类似的官员全天下一抓一大把,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像富弼这样的谏官,能够像没事人似的随便骂皇帝,其实,还要感谢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因为,北宋所有的政策在根子上都有他的影子。

对百姓不错但是对大臣残忍的皇帝(这个朝代臣子真敢说)(4)

当年,北宋刚建立的时候,赵匡胤就深思了一下前代王朝的盛衰成败。他总结了一个经验,一个朝代动乱的源头往往就是武将,这些将领们一旦有了军队就会胡作非为,中央也经常拿他们没办法,而文人就不一样了。

他们往往有着满腹经纶,但是,性情比较孤傲,就算犯点事,顶多也就是贪污腐化而已,最起码不会举兵造反,对朝廷的威胁性很小,因此,赵匡胤看到了文人的优势。经过战乱的赵匡胤对于武将们的破坏力有很深刻的印象,在他眼里,官员贪腐也比拥兵自重的武将要强得多。

因此,在宋太祖逝世的时候,他特意告诫子孙后代,要好好的对待文化知识分子,绝对不能杀知识分子和上书给皇帝提意见的人。因此,这些谏官们能够敢于向皇帝提意见,并且,用词还比较直白,其归根结底都要归功于宋太祖赵匡胤的那句话啊。

对百姓不错但是对大臣残忍的皇帝(这个朝代臣子真敢说)(5)

在北宋时期,祖宗之法还是有着很高的执行力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宪法。这个法的存在,为宋朝知识分子的言论自由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是包括宋仁宗在内的皇帝们所共同敬畏的法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知识分子比较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毕竟,知识分子嘛,懂得多也爱说话,在其他朝代一不小心就犯罪了,来到宋朝就可以唠叨个无休止了。

宋代著名谏官也很多,如: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王禹、苏辙等。宋代谏官敢谏、善谏,如:神宗时,张舜民做谏官才七日,就上了六十封奏疏;徽宗时任伯雨做谏官半年,上疏一百零八封。范仲淹曾有《灵乌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其谏官生涯的真实写照。

参考资料:

【《宋史》、《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