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粟裕,大家的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一位儒生的形象。不过,这位散发着书生气的将军,却是一把令敌人胆寒的“利剑”,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屡立战功,是毛主席十分喜爱的一员猛将。新中国成立后,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十大将之首,成为当之无愧的“共和国第一大将”!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1)

粟裕大将

从热血青年到毛主席的爱将

粟裕,原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人,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枫木树脚村。粟裕自幼聪颖,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又顺利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常德学习期间,粟裕加入了校学生会,而这个学生会便是由共产党员滕代远领导的。

加入学生会后,粟裕得以接触到了《向导》、《中国青年》等一批进步书刊,很快成为了一名向往革命的有志青年,并于1926年冬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2)

粟裕故居

当时,全国的革命形势风起云涌,粟裕不甘落后,在党的组织和领导下,积极发动在校同学筹款、买枪,准备迎接北伐军的到来。在革命受挫时,粟裕等人从容机智地借助下水道撤出常德城,几经辗转抵达武昌,加入了叶挺所领导的第二十四师教导队。

在叶挺的部队里,粟裕等进步青年不仅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而且还有幸与周恩来、瞿秋白等人接触,对革命向往和追求更加强烈,政治觉悟与思想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久后,表现优异的粟裕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3)

青年时代的粟裕

1928年4月,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了井冈山。由此,粟裕开始了跟随毛主席革命的军旅生涯。

井冈山时期的粟裕,先后在第二十军担任过连长、营长、大队长、六十四师长和红四军参谋长等职。在此期间,粟裕在毛主席和朱德的指挥下,参加了很多著名的战斗。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粟裕的军事素养得到了迅速提升。很多年后,粟裕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深情地感慨到:

“我跟毛泽东、朱德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体会,是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斗的内在规律去寻找,我学到的这条道理,使我终身受益。”

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又在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冲锋陷阵的粟裕,成为红军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他性格果敢、坚毅,在逆境中依然坚定信仰。也正因如此,粟裕曾经在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开辟了浙西南、浙南游击根据地,凭着手中不多的部队,硬生生拖住了国民党数万正规军,有力配合了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4)

粟裕

1938年春,中央决定由新四军派出先遣队到江南侦查敌情,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当时,毛主席在电报中给新四军副军长项英下达命令,强调此项任务的重要意义,并叮嘱“须派电台及一有军事知识之人随去”。最终,粟裕被选任为先遣支队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在毛主席心中,粟裕便是一位能堪当大任的“有军事知识之人”。经过几年的历练,粟裕已经由一名向往革命的爱国热血青年,成为了毛主席手下的猛将。由此,粟裕在接下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越战越勇,而且打赢了很多“神仙仗”,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江南抗日战场上的铁血悍将

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粟裕挑起这个重担后,心情一直十分沉重。因为当时江南民众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了。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粟裕决定搞一次主动出击,这边是韦岗战役。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5)

新四军时期的粟裕

1938年夏,粟裕经过多次侦查,最终于6月15日开始了对日军的军事行动。他先带领部队破坏了当地的铁路线,然后火速直奔韦岗设下埋伏。

17日,5辆日军汽车在云雾蒙蒙中进入了预定的伏击圈,粟裕看准时机下令一阵猛攻,经过半小时的激战,我军击毁日军车4辆,毙敌少佐士井及大尉梅泽武四郎等10余名,伤敌数十名,缴获枪支10余支。韦岗一战,让新四军在江南树立起了威望,也让江南军民看到了希望!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6)

韦岗战斗缴获的战利品

在取得韦岗战役的胜利后,粟裕又指挥新四军二支队同日军作战百余次,有效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武汉会战。与此同时,日军也意识到,在江南战场上,新四军正在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到1938年冬,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县西水村成立,陈毅与粟裕分别任指挥、副指挥。陈毅和粟裕两员猛将的合作,让新四军的军事行动更加如鱼得水。就在指挥部成立的第二天,陈毅、粟裕指挥王必成团在贺甲村拦截包围日军的一个加强中队,取得了毙敌168人的胜利。这一战,开创了江南帝后歼敌的新记录。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粟裕等人坚持与敌斗争,面对日军的“扫荡”和分割包围,粟裕针锋相对,与敌争夺战略要地,其中尤其以在三仓和丰利的角逐最为激烈。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7)

1939年任新四军二支队副司令的粟裕

1941年6月,日军首次进犯三仓失败,开始修筑公路,企图实施分割第二分区的计划。9月下旬,日伪军凭着兵力优势占领三仓,而粟裕则指挥第七团破坏交通线,在孤立三仓日军后,向敌守军发起攻势,经过两次争夺,终于从日军手中夺回了三仓。

此后,日军不甘心失败,每次都集结重兵夺取三仓,而粟裕则看准时机暂时撤退,然后破坏日军补给线,同时昼夜不停地对日军实施袭扰,迫使敌人退出三仓。如此往复,粟裕前后同日军七次争夺三仓,最终让日军放弃了占领三仓的计划。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8)

三仓保卫战纪念亭

在丰利与日伪军的争夺中,粟裕先后五次指挥部队与敌作战,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次战斗发生于1941年12月8日。当时,日伪军分三路,从掘港、马塘、汾河进犯丰利,而粟裕则决定先集中兵力歼灭从掘港前来的日伪军,然后再打击另外两股敌人。

这场战斗中,新四军一师三旅共击毙日军分队长以下30余人、伪团长以下300余人,俘虏日军分队长羽田等2名日军、伪军197名,缴获重机枪6挺、轻机枪25挺、步枪400余支。结果,未及粟裕向另外两路日伪军发起进攻,他们便早已抱头鼠窜了。

经过几年的相持后,日军依然是强弩之末。1944年,粟裕领导下的队伍已经不断壮大,甚至连地方部队也具备了独立与日军作战的能力。在这样的形势下,粟裕发起了著名的车桥战役。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9)

油画《车桥战役》

车桥战役采用典型的攻坚打援战术,由七团担任主攻,对敌进行远距离奔袭,直扑车桥;粟裕部署打援部队在车桥以西芦家滩埋下地雷阵,负责阻击、消耗敌人;另外,新四军三师集中兵力攻克车桥以北的朱圩子据点。

整场战役下来,新四军不仅收复了车桥,而且取得了歼灭日军460余人、俘虏日军24人、歼灭伪军500余人的重大胜利。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10)

关于车桥大捷的报道

从车桥战役开始,粟裕开始了对日军的反攻。这位身经百战的猛将,率领着新四军队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刘华清和张震两位将军,在《追忆粟裕同志》一文中指出:“解放战争时期,是粟裕同志作为军事家的辉煌时期。”正是在这一阶段,粟裕的军事才能大放异彩,打赢了一场场“神仙仗”,让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战神。

战争初期,毛主席和陈毅便给予了粟裕高度的信任和器重。1945年11月,粟裕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在指挥了苏中战役之后,粟裕又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开始负责华东战场战役指挥的重担。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11)

粟裕(左)与陈毅(右)

按照“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的指示,陈毅与粟裕两人的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陈毅集中精力去抓全局,而粟裕则负责指挥军队作战。由此,华东战场捷报频传,“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说法也是越叫越响。

随后,粟裕便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消灭了国民党整编第六十九师。这给了蒋介石当头棒喝,让正在南京吹嘘的“政要”们颜面尽失。

1947年夏,粟裕又指挥部队夺取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不仅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鲁中决战”计划,还将蒋介石的“王牌师”整编74师歼灭、击毙了隐匿于山洞中的张灵甫。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成为了载入史册的经典战例。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12)

孟良崮战役遗址

事实上,孟良崮战役打得非常凶险。当时,我军虽然已于5月15日拂晓将74师围得如同铁桶一般,但由于74师装备精良,是当之无愧的“王牌”,而且我军包围圈外围还有国民党10个整编师,一旦不能在短时间内吃掉张灵甫,那么我军的9个纵队就会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总攻发起后,陈毅和粟裕都十分紧张,一直密切关注前方战况。我进攻部队以“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歼灭74师为目标”,借助着强大炮火向敌军冲锋,而对方也在做着最后的抵抗。由于张灵甫迟迟不见增援,最后只好拼命突围,但始终未能与84师和25师靠拢,最终被全部歼灭。

在接下来的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中,粟裕一仗比一仗神勇,这又使得他成为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参与指挥了著名的淮海战役,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淮海战役后,粟裕的身影又出现在了京沪杭战役,指挥军队渡过长江,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等大城市。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13)

粟裕大将

粟裕不仅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而且善于和敢于从实际情况出发,能够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先在苏中打几仗”的建议,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的同意,随后打出了“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从这一点来看,粟裕是一位极具战略眼光的军事家,一生尤其善打“神仙仗”,不愧为共和国第一大将!

3枚弹片残留头部54年

战场上的粟裕,经常会头痛发作,很多人都觉得,这可能是过得疲劳和头部受伤的后遗症。然而,这种疼痛的根源,其实是源于残留在脑部的弹片。只是,直到1984年粟裕大将逝世后,负责火化的工作人员从骨灰中找到了3枚弹片,才让人们真正明白,原来它们才是让粟裕头痛的元凶!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14)

粟裕大将

1930年2月,时任支队政委的粟裕正指挥军队与敌作战。不料,敌人发现粟裕后用迫击炮轰炸,炮弹正好在粟裕身边爆炸。当战士们去救粟裕时才发现,自己的支队政委已经满脸是血。

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只是经过包扎和消毒,并没有发现和取出隐藏在深处的弹片。这3枚弹片,便整整在粟裕的脑部残留了半个多世纪,曾经无数次让粟裕痛得彻夜难眠。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15)

粟裕头部的弹片

后来,楚青女士又将这3枚弹片捐赠给了博物馆。这才得以让国人们了解粟裕大将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

其实,除了头部的伤势,粟裕还曾几次命悬一线,其中比较凶险的一次是左臂受伤。

在1933年5月的一场战斗中,粟裕率领着警卫队去堵截敌军。在击退敌人后,粟裕却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左臂动脉,当时鲜血喷出了一米多远,而粟裕也当场昏迷过去。幸运的是,粟裕的警卫员懂得急救知识,在第一时间冲过去用绑带给粟裕止血。

粟裕征战沙场几十年,光是比较严重的伤情就多达6次,其中有2次伤在头部,1次动脉被子弹打中,都险些要了粟裕的命,而炸入粟裕头部的3枚弹片,更是在残留了54年。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16)

粟裕题字

1955年授军衔时,毛主席曾感慨地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啊?”

毛主席对粟裕的这番称赞,可谓实至名归。不过,粟裕极为谦逊,先辞华东军区司令员,再次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又辞元帅,粟裕二让司令、一次辞帅,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胸怀和气魄,实在是令人钦佩!

战神级别的历史人物(堪称战神的共和国第一大将)(17)

1955年粟裕授大将军衔

讲述传奇,致敬英雄!

谨以此文,向粟裕大将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