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隋唐英雄的朋友对罗艺、罗成父子一定都不陌生,罗艺是开隋九老之一,也是威震北疆的靖边侯,他的燕云十八骑曾令胡人闻风丧胆,七十二路罗家枪法使得出神入化,就连囚龙棒主杨林也对他敬畏三分,其子“冷面寒枪”俏罗成乃是隋唐第七好汉,而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的小孟尝秦叔宝则是他的外甥。

以上盖世英豪的形象便是清代小说家对罗艺身份的巧妙虚构,而历史上真实的罗艺却恰恰与之相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乱世奸雄,甚至可以说是小人一枚。

历史上的罗艺原型(罗成他爸爸原型原来是)(1)

一代奸雄,称霸幽州

罗艺是襄樊云阳县人,父亲罗荣任隋朝左监门将军;出身将门的罗艺从小就谙熟军事,练得一身好武艺,但他生性凶暴狡黠,刚愎固执,不讲仁义。

隋炀帝中期罗艺因屡立战功,曾官至虎贲郎将,被调到北平府统军,而罗艺气量狭小与他的直接领导李景及其他中郎将不和。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北平周边盗贼甚众,其他中郎将不能领兵抵挡,这时候罗艺便露了脸。

他率领军民对周围义军和盗贼实行坚壁清野政策,为此受到拥护,于是他趁势夺取兵权并斩杀了自己的对头,自封为幽州都督,统治今天北京周边区域。这便是《隋唐演义》等作品中燕山老罗艺的由来。

历史上的罗艺原型(罗成他爸爸原型原来是)(2)

拥兵自重的罗艺与唐高祖李渊有旧交,所以唐朝建立后他归附李渊,被赐姓李,封燕王。

结交太子,反叛被杀

公元622年(武德五年),身为燕王的罗艺在唐朝镇压刘黑闼的叛乱中起了不小的作用,他与唐朝太子李建成互相率军绞杀刘黑闼,配合的相得益彰,由此立功被封为左翊卫大将军,受到李建成拉拢,成为知心之人。但居功自傲的他出入朝堂经常是飞扬跋扈,还恶意折辱李世民的部下,弄得李渊都对他心生厌恶。

玄武门之变后,他感到坐立不安,又轻信算命术士之言,说自己有天子之相。所以就趁突厥进军中原的时刻,向李世民发难,为此太宗派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领兵讨伐他。

历史上的罗艺原型(罗成他爸爸原型原来是)(3)

两军还没有交阵,他的部下赵慈皓与杨岌就被长孙无忌策反,转而密谋杀他。罗艺眼看事情不妙,便匆忙率领部下投向突厥。不巧的是在去突厥路上被唐兵截杀,尸首被送往京城,太宗命悬首示众三日。

至此,这样一位奸诈的枭雄才彻底领了盒饭。《旧唐书》说他:“归国立功,信妖言而为叛,善始令终者,鲜矣!”

小说家巧妙虚构

历史上对罗艺子嗣的事迹并没有什么记载,而清代小说家为了让罗艺这个角色更丰满,便给他安了两个儿子罗成和罗松,另外还有姜桂芝率儿寻夫的一段故事,具体朋友们可以参看豫剧《对花枪》。下面重点来说说他的儿子罗成。

历史上的罗艺原型(罗成他爸爸原型原来是)(4)

罗成的原型乃是隋唐英雄罗士信,他与秦琼都曾为齐郡通守张须陀部将,后归降瓦岗军,被李密授以总管之职,在与王世充交战时重伤被俘。后因不耻王世充的为人,与秦琼、程知节率部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

降唐后的罗士信,枪刺王玄应,智取千金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进封绛州总管、剡国公。武德五年(622年),罗士信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俘,被刘黑闼杀害。

近年翻拍的《隋唐演义》中,还引发出另一个罗士信来,他是秦琼的干弟弟,力大无穷,憨傻可爱,论武艺可以与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有的一拼。

历史上的罗艺原型(罗成他爸爸原型原来是)(5)

综上所述,隋唐英雄中的人物,都是明清小说家根据隋唐时期的军事人物进行艺术加工而成的。

被美化原因

这就不免像罗艺这样的奸雄被塑造成大英雄,这样的小说有袁于令的《隋文遗史》,褚人获的《隋唐演义》等。

甚至唐太宗时候的名将张世贵,在《薛仁贵征东》中被塑造成恶心薛仁贵的一个跳梁小丑,而唐高宗时候的大英雄苏定方在《薛丁山征西》中居然被丑化成奸邪之徒,成为乱臣贼子苏宝同的爷爷。

历史上的罗艺原型(罗成他爸爸原型原来是)(6)

小说家们之所以用小说的形式美化或丑化这些前代的军事人物,是因为当时文字狱闹得很厉害,而具有江湖色彩的文字小说却不被统治者所重视,且能迎合小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所以反倒成了一些思想者进行寄喻情怀的良好载体。

为此在清代渴望行侠仗义英雄现世、揭露官场黑暗和反对封建主义的小说有很多,这些小说鲜明的造反精神和以民为天的理想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清朝天地会、白莲教、太平天国、小刀会、哥老会等民间反清组织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