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7年,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孩子出生在了洛阳夹马营,其名为赵匡胤,小名香孩儿。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后唐的一位中层军官,出身在这样家庭的赵匡胤本该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却在未满10岁时,遭遇了和后周世宗柴荣一样的痛苦。

帝王那些事儿十五集(帝王那些事儿十五)(1)

赵匡胤

后唐节度使石敬瑭为了实现自己做皇帝的野心,将燕云十六州(今北京和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割让给了契丹,从此以后,中原地区便失去了防守北方的天然屏障。这一举动,四境哗然,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将其视为卖国求荣的奇耻大辱。出身在武将世家的赵匡胤更是感同身受,夺回燕云十六州便成了少年赵匡胤的梦想。


一介武夫 改朝换代

石敬瑭的皇帝梦实现后,国家并没有因此而欣欣向荣,反而因为他对契丹的无限谄媚而四分五裂。大臣们不服他,朝中不少不甘心的将领也背叛了他,石敬瑭身边留下的只有宦官。然而宦官专权后,国家就更加腐败了。

帝王那些事儿十五集(帝王那些事儿十五)(2)

赵匡胤在20岁那年,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要离开中原,独自外出闯荡天下。没多久他听说后汉主管军事的枢密使郭威是一个有抱负有才能的人,于是投奔到了郭威麾下,两人一见如故。

帝王那些事儿十五集(帝王那些事儿十五)(3)

郭威

没多久,郭威通过兵变建立了后周,拥立有功的赵匡胤得到了晋升。郭威决心做一个好皇帝,提出了好几项国家改革的良方,可惜还未实现便病逝了。此后柴荣继承了皇位,他延续了郭威的政策。柴荣和赵匡胤一样,有着安定四方、夺回燕云十六州的梦想。可惜,柴荣在北伐的路上病重,过世了,他9岁的儿子继位。

就在此时,北汉军队趁着后周空虚,联合契丹奔袭而来。当时身为禁军将领的赵匡胤奉命出兵,前去迎战。后周大军行进到了开封陈桥驿(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部)宿营时,赵匡胤和其拥护者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帝王那些事儿十五集(帝王那些事儿十五)(4)

赵匡胤率领大军回到了开封,没多久,他便以受禅的名义继位,定都开封,改国号为“宋”。

赵匡胤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皇位,难道就没人反抗吗?在当时,百姓早已被这样的事情折磨到麻木了,五代十国,弑君篡位的事情发生太多次了。早上还是以兄弟相称的两个将军,傍晚可能就变成了君臣关系。谁当皇帝,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

但赵匡胤并没有和原先的皇帝一样,他严肃军纪,命令军队一回到开封就立刻回到军营里,因此开封没有出现以前改朝换代时的混乱。同时,赵匡胤对于后周的大臣予以保留,文武百官都能继续在朝中任职。后周的太后依然受到优待。如此一来,赵国胤把兵变给国家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以柔治国 俭朴为本

赵匡胤继位后,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动荡的国内环境。

五代的骄兵悍将篡位都习惯了,这群人是最不安定的隐患,在一次设宴中,赵匡胤招待各个禁军将领,在喝酒喝到脸红耳热之时,赵匡胤借着酒意,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将领们听懂了赵匡胤的暗示,第二天各个将领便上书给赵匡胤纷纷表示自己愿意退居二线享受人生,赵匡胤用和平的方式安抚了这些将领,这便是后世津津乐道的“杯酒释兵权”。

帝王那些事儿十五集(帝王那些事儿十五)(5)

杯酒释兵权

拿到兵权后,赵匡胤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把统兵权,握兵权,调兵权分给了不同的部门,对于禁军也是采用了三年一更新的办法,选取地方上的能人壮士前来禁军任职。

对于地方上,赵匡胤听取了大臣赵普的建议,将藩镇上的优秀士兵选为禁军,藩镇上的财政收入都上交给国库,要是钱不够了,再由国库拨款。赵匡胤还派了文官担任州县,用文官来抗击跋扈的节度使。这样一来,藩镇哪怕再凶悍,都没有办法和中央对抗了。比起之前用武力解决的办法,赵匡胤的改革措施温和多了。

除去了藩镇的隐患后,赵匡胤也延续了郭威、柴荣的政策,惩治腐败,节俭度日。赵匡胤非常痛恨腐败,他在位期间共有28个贪官被处以死刑,对于贪污严重的官员进行贬职处理。他处死的这些贪官中,不乏有将军这类身居要职的将士。

对于自己,赵匡胤也从不乱花一分钱。他出身普通家庭,体会过生活的疾苦,他卧室里用的帘子是没有花纹的青布,他的衣服也是常年不换,穿破了就补一补接着穿。其弟赵匡义看到哥哥还穿着麻布的衣衫,就劝哥哥没必要这么节俭,然而赵匡胤则回答说:“难道你忘记了之前我们在洛阳过的苦日子吗?”

帝王那些事儿十五集(帝王那些事儿十五)(6)

即便是自己的女儿安庆公主出嫁,赵匡胤也不忘忠告她,一旦公主奢靡,天下的年轻女子定会效仿,而如今百姓的温饱还没有解决,奢靡之风万万不能有。


荡平四方 遗憾离世

北宋建立后,周边依然有各个小国。待国内安定后,赵匡胤便决定亲自出征,统一中原。

赵匡胤采取了先南后北的顺序,灭掉了后蜀、南汉、南唐。接着他又望向了北方,想起了石敬瑭当年带给中原大地的屈辱,也想起了郭威、柴荣的伟大遗愿,他重新披挂上阵,打算在灭掉北汉之后,就收回属于中原王朝的燕云十六州。

帝王那些事儿十五集(帝王那些事儿十五)(7)

北宋版图

然而,就在出发之前,年仅50岁的赵匡胤竟毫无征兆地离奇去世了。按照赵匡胤的生母杜太后当年留下的遗嘱,由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继承皇位,同时也继承了赵匡胤的梦想,继续举兵北伐,统一天下。


烛影斧声 死因之谜

开封的皇宫内发生了迄今仍未破解的一大历史悬疑案——烛影斧声。千百年来,人们从各个角度试图挖掘、诠释乃至臆猜这件事情的真相。

帝王那些事儿十五集(帝王那些事儿十五)(8)

烛影斧声

现在,让我们来还原一下有限的历史资料中描述的当时的情形:

宋太祖赵匡胤嗜酒是出了名的,出事的那天晚上,太祖邀其弟赵光义到他的寝宫饮酒,是夜大雪,兄弟俩酒兴愈浓。不久,太监宫女们就听到了皇上如雷贯耳的鼾声——他们早已习惯了。

凌晨,这些人听到寝室内有一声似是斧子落地的声音,又看到窗户上有人影在晃动,很快一切归于寂静。翌日一大早,人们惊讶地发现,皇上驾崩了。

于是,就有人臆断是赵光义砍死了他哥哥,然后自己来了个黄袍加身。其实,稍微了解历史并根据基本常识就能判定赵匡胤不可能是死于非命。

帝王那些事儿十五集(帝王那些事儿十五)(9)

宋太宗赵光义

首先,赵光义没有理由也不可能对哥哥起杀心,从陈桥兵变起,赵匡胤一直对弟弟信任有加并委以重任,参与核心层决策。再说皇宫禁地怎能允许带进利器。那么,当夜皇帝寝室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赵匡胤之死,很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窒息。他睡觉打呼噜是出了名的,他的嗜酒更不是什么秘密,但这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非常危险的因素。当天夜里,兄弟俩酒至酣处,各自睡去。半夜赵匡胤出现呼吸暂停被憋从龙榻翻滚落地(这或许就是外面人听到的声音之原委)——很多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都有夜里从床上掉下的经历。

然后他醒了过来,站起来晃晃悠悠又爬上床接着睡——这大概就是外面人从窗户看到的情形。

没想到皇帝再睡着后,眼睛一闭,50岁的他就此一辈子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