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打仗,礼仪很多,比如需有名目才能讨伐,还要下战书,必须等两方队伍排列好再开战等等。对于这种打仗的礼仪,我们都觉得很好笑,尤其是宋襄公在和楚国作战的时候,要等楚军过河,甚至排好队再打仗,最后被打得大败,丢掉性命的事,被后世的人嘲笑不已。殊不知,这正是古人讲究打仗礼仪的一种表现,其实本应该值得我们尊重的。

咱们今天来讲一个晋楚两个超级大国打仗时讲礼仪的故事。

打仗时因为指挥错误导致作战失败(战场上逃不掉时)(1)

(战争礼仪浮雕)

公元前597年,楚军伐郑,晋国便派荀林父统管三军去救郑,共同对抗楚军。

楚庄王知道晋军渡过黄河后,胜算不大,为谨慎起见,派使者蔡鸠居前去议和,但结果非但没有议成,反而被晋将郤克等几番羞辱,这让楚庄王很愤怒,要想给晋国一个下马威。于是派大将乐伯前去晋军阵前致师。

(楚军致师)

话说乐伯三人来到晋军营地,许伯不慌不忙跳下车去整理车饰马绺等。这时候,正好十多个晋军冲过来。于是乐伯便张弓搭箭射死一人,摄叔则跳下车去,割下一人耳朵。

待晋军明白过来,三人早已跳上车,驾车奔出晋营。晋军大怒,以鲍癸、逢盖、逢宁为首,带着三支队伍分三路追击。

乐伯三人也不着急,许伯驾车狂奔,乐伯、摄叔一左一右,乐伯负责射马,许伯负责射人,两人箭术高超,致使逢盖和逢宁左右两支队伍不能前进。

不过,从中间夹攻的鲍癸却狂追不止。眼见就要追上了,乐伯抽出箭来想射鲍癸,可一看箭筒里只有一支箭了,乐伯想:我若没射中,我们三人必被他俘虏了!怎么办呢?

这时候,车马前在跑动中惊出一头麋鹿,仓皇失措逃跑。乐伯一见有了主意,搭箭在弦,一箭射死麋鹿,让摄叔下车将麋鹿送给鲍癸。鲍癸见摄叔将麋鹿献给自己,于是说:楚将有君子之风,我不能再追了。便命令左右调转车头回营,乐伯三人则安然回楚营。

打仗时因为指挥错误导致作战失败(战场上逃不掉时)(2)

(楚将追魏锜)

楚军挑战致师后,晋军大营炸开了锅。晋军中有个年轻将领,叫魏锜,年轻气盛,也要去致师。主帅荀林父不同意,说:楚军先议和再致师,我们也应当先议和才是礼仪之道。魏锜听了后就说,那我就去议和吧。

不过这个魏锜心里不服气,他并不想议和,因此驾车来到楚营,见了楚王后,就指着他的鼻子大骂道:荀元帅派我来跟你们说,要打就打,别做缩头乌龟。说完驾车转身就跑。

楚将潘党大怒,立刻带几台战车猛追。眼见就要追上了,魏锜敌不过,不过当他看到路边也有麋鹿在跑的时候,一时急中生智,想起前几日楚军射杀过一头糜鹿,于是也举箭射死一头糜鹿,让手下将鹿送给潘党,还说:小小礼物,不成敬意,送给您手下的人吧。

潘党见到后,对手下的人说:乐伯射糜鹿献给晋国人才得以回来,我们要以礼相待。于是放走魏锜。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为何射麋鹿送给对方,对方就不再追赶了呢?这岂不是比宋襄公的做法还迂?原来呀,《周礼》上有这样的记载:天子射熊,诸侯射糜,卿大夫射虎豹,士射鹿豕,示服猛也。也就是说,猎物不是随便射的,谁射什么,都有等级之分。乐伯和潘党都不是诸侯出身,而对方射麋鹿送给他们,那是非常尊敬的意思。看到对方如此尊敬,所以就放弃了追逐。由此可见,有句话叫做“春秋无义战”,其实春秋时期的战争,可真不是随便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