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智慧8(简说易经之八)(1)

甲骨文中,易经之易就是上面画了一个太阳,下面画了一个月亮,日月循环往复有序变化乃易也。此石恰示此意。

浅说卦

众所周知,《易经》是众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纵观《易经》的内容,几千年来,大部分著作的绝大部分篇幅都在论述“卦”的内容。据传说“卦”是由人文始祖伏羲氏所画,是符号图案,但伏羲氏老祖宗没有进行文字解释。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及爻辞等都是后人在长达几千年的实践中,对伏羲氏老祖宗所画的符号图案,根据各自的认识、理解,所写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多是从人文的角度阐述了对“卦”的理解、认识、推断。我以为伏羲氏老祖宗所画的“卦”,应是对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范围和阶段的表示,当然,也包括了人类社会中的事物和现象的运动变化的范围和阶段,但单从人文的角度阐述对“卦”的理解、认识、推断就有失偏颇了。

“卦”字由“圭”和“卜”组成。圭,最早是指在地上立一个竖着的杆子,从太阳照到杆子上而形成的影子,来确定白天的时间的,后来形成了圭表。圭表,是指在石座上平放一个尺子(圭),南北两端各立一个标杆(表),根据日影的长短,来测定二十四节气和一年的时间的。卜是指预测、推断事物运动变化的阶段和范围的手段。就卦字而言,我以为就是通过太阳的影子来断定事物运动变化的阶段和范围的符号图案。

众人耳熟能详的是,《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易经》、八卦和阴阳五行术数之源。相传在中国上古时代,有龙马负图(河图)出于黄河,伏羲见之,创为先天八卦。大禹治水时,在洛河中浮出神龟,神龟背上绘有洛书,大禹用它作成九畴以利于治水。无论如何,《河图》、《洛书》最初都是符号图案。文字解释是后人加上的。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伏羲氏老祖宗留下了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方圆图(都只是符号图案,文字解释是后人加上的),经过本人多年的学习探索。我以为先天八卦和六十四卦方圆图的六十四卦,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先天八卦为三爻卦,六十四卦方圆图的六十四卦为六爻卦。但内在的阴阳爻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其变化规律为:

一爻卦是一个变化,二爻卦是两个变化,

三爻卦是七个变化,四爻卦是十五个变化,

五爻卦是三十一个变化,六爻卦是六十三个变化,

七爻卦是一百二十七个变化……各爻卦的总卦数为每爻的变化卦数加上每爻卦的本卦之和。

我以为,爻的多少,说明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微到著的一个变化的周期而已,即简单的、低级的、微小的事物变化的周期短,复杂的、高级的、显著的事物则变化的周期长。事物变化的周期短就用爻少,事物变化的周期长就用爻多。但无论变化的周期长短,变化的方式和走势是不变的。只是表示不同事物运动变化的阶段和范围,即象和数的表现,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是理,理是永恒不变的,象数是理的作用的外在表现。

我以为六十四卦,不是由八卦两两相叠而成的。卦由几爻组成,主要看该卦表示宇宙中什么事物的运动变化周期的。简单、低级、微小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周期短,卦爻就少,复杂、高级、显著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周期长,卦爻就多。一爻卦由阳爻变成阴爻再由阴爻变回阳爻就是一个轮回。三爻卦由全阳爻变成全阴爻经过七个变化(加上全阳爻的本卦正好八卦),再由全阴爻变回全阳爻也要经过七个变化(加上全阴爻的本卦正好八卦),就是一个轮回。六爻卦由全阳爻变成全阴爻经过了六十三个变化(加上全阳爻的本卦正好六十四卦),再由全阴爻变成全阳爻也要经过六十三个变化(加上全阴爻的本卦正好六十四卦)正好是一个轮回。

初浅认识,请方家指正。

(原创作品,禁止抄袭。版权所有,违者必究!!!刊播载编,须经许可,合法使用,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