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文豪苏轼的一生曾有过三任妻子,她们每一位都陪伴苏轼走过了人生中的一段时光,却又都不幸先苏轼而去。苏轼何其有幸遇到了她们,却又何其不幸经历了三次生离死别的痛苦。

苏轼的第一任妻子叫王弗,她是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王弗比苏轼小三岁,在家人的操办下,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

王弗是一个聪明而又沉静的人,为人很低调,刚嫁给苏轼的时候,她没有告诉苏轼自己读过诗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王弗便陪伴在丈夫的身边,苏轼有时候会遗忘,她便从旁提醒。好奇的苏轼问她别的书里的问题,她也都能答上来。苏轼这才惊喜的发现原来自己的妻子不但是一位贤妻,还是一个才女。

不仅如此,王弗还十分通晓人情世故。在苏轼与访客交谈的时候,王弗经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谈话,事后告诉苏轼她对某人性情为人的总结和看法,结果无不言中,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可以说王弗是影响苏轼最大的女人,她陪伴了苏轼生命里最意气风发的10年。

可惜天妒红颜,在他们生活了十年,有了一个儿子后,王弗生病去世了,年仅27岁。失去了爱妻的苏轼,病痛欲绝,以至于十年后的一次梦醒,他依然无法释怀,这才挥笔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的江城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一生几个妻子(细数一代文豪苏轼背后的三任妻子)(1)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她比苏轼小十一岁,据说这是当时眉山地区的习俗,妻子故去,继室应由妻妹来填房。王闰之自小便钦佩姐夫的才华,她是苏轼的铁杆粉丝,也羡慕姐姐姐夫的伉俪情深。王闰之是个绝对的贤妻良母,虽然她在才学上不如她的堂姐,在艺术才情上也不如后来的王朝云。但她却是苏轼生命中最为嘘寒问暖的人,她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苏轼,也关怀着所有她亲生的和不是她亲生的孩子,这一切都让苏轼非常感动。

如果说王弗是苏轼的结发之妻,那么王闰之可以说是苏轼的患难之妻。她陪伴苏轼走过了人生起落、宦海沉浮的25年,却始终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乌台诗案”爆发的时候,苏轼被抓进狱中,王闰之因为害怕而把家中苏轼的诗稿全部付之一炬,都给烧了。乌台诗案以后,苏轼被各种贬谪,王闰之依旧不离不弃,紧紧跟随。她跟着苏轼的步伐,曾经走过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汝州、常州、登州、开封、杭州、颍州、扬州等地。这期间,苏轼经历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此后又一路被贬谪,甚至到了连吃顿饭都要自己下地种田的地步。然而王闰之依然无怨无悔地跟在苏轼身边,料理着苏轼的起居和这一大家子人的生活。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跟苏轼在一起生活了25年后,王闰之也得病去世了,时年46岁。这让苏轼再一次肝肠寸断,为她祭文中写“惟有同穴,尚蹈此言”。最终,弟弟苏辙也帮哥哥完成了这一愿望,将苏轼与王闰之合葬。

苏轼一生几个妻子(细数一代文豪苏轼背后的三任妻子)(2)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王朝云是苏轼的侍妾。两人第一次的相遇,是在西湖的一场宴会上。王朝云12岁,在台上跳舞,苏轼36岁,在台下饮酒。看到王朝云的舞姿,苏轼觉得十分的赏心悦目,于是写下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最开始只被人们认作写的是西湖美景,后来才发现苏轼写的是一名舞妓,而这位舞妓便是王朝云。

王朝云的地位虽不及前面两位王夫人,却是最懂苏轼的伴侣,也是三位女性中苏轼赠诗词最多的那位。如果说王弗是苏轼的贤内助,而王闰之是位贤妻良母的话,那么王朝云就是苏轼的红颜知己。王朝云在苏轼被贬海南,姬妾大都散去的情形下,只有她不离不弃,陪苏轼到了海南,还为苏轼生下了第四个儿子,但不久以后便夭折了。

宋代《梁溪漫志》记载,天性豁达的苏轼常在朝廷受气,但他喜欢以有趣的形式来宣泄。一天回家之后,他拍着自己的肚皮问家中的侍女们,说你们猜这里面是什么?一个丫鬟想也不想,说当然是中午刚吃过的饭呗!苏轼摇摇头。另一个聪明的丫鬟说:一定是满腹文章。苏轼又笑着摇摇头。又有一个丫鬟说这还不简单,苏大学士啊,满腹都是聪明才智啊,难道是一肚子草包?苏轼听了哈哈大笑,却依然摇摇头。所有人都面面相觑,都不明所以。苏轼看向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朝云,朝云笑了一下,却叹口气说,这里头啊,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听了放声大笑,捧着肚子,频频点头,说道:“知我者朝云也。”

苏轼一生几个妻子(细数一代文豪苏轼背后的三任妻子)(3)

可惜上天再次跟苏轼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朝云因长期生活清苦,又操劳过度而患重病身亡,那年她才34岁。朝云去世后,按照她的心愿,苏轼把她安葬在了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附近寺院的僧人筹款在墓上修了一座亭子,就是“六如亭”,用以纪念朝云。六如,有佛学意思。朝云学佛识大意,绍圣三年诵《金刚经》“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四句偈语而绝,苏轼因此取四句偈意为“六如亭”。

苏轼在“六如亭”亭柱上亲自撰写了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副亭联不仅透射出苏轼对一生坎坷际遇的感叹,更饱含着苏轼对一位红颜知己的无限深情。

苏轼一生几个妻子(细数一代文豪苏轼背后的三任妻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