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永平

声明:“老海军”授权发布,未经作者许可请勿转载

龙潭三杰个人简历(最年轻一杰被勒死于长征路)(1)

图:胡底

一、中国最早的武打明星

1905年3月10日,胡底出生于周瑜故里安徽省舒城县干汊河镇新街松元村一户工商业者兼地主的家庭。原名胡百昌,别名有北风、胡马、裳天等。幼年读私塾,后入城关植民小学和合肥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19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

1924年,胡底经同学吴鹿鸣介绍,在北京的安徽会馆与钱壮飞相识。钱壮飞夫妇当时正在北京医学专科学校读书,二人从此来往密切,成为挚友。当时钱壮飞住在北京西城平安里,胡底经常前来聚谈。1925年他和钱壮飞、张振华夫妇入党。

图:范朋克

当时中国的电影中心上海,50多家电影公司在1929-1931年间共推出了270多部武侠电影,数量之巨,令人咋舌。胡底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在银幕上和公众视野中。

胡底身材魁梧,潇洒俊逸,多才多艺,对文学和艺术造诣颇深。1926年,钱壮飞、胡底和徐光华合办了一家电影公司——“光华电影公司”,他们一起拍摄了《燕山侠隐》。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张作霖杀害。胡底和钱壮飞夫妇也就上了黑名单,受到通缉。胡底得到报警马上改名胡马,字“北风”;钱壮飞和他同时改名,化作“南飞”。这年冬天,他们一起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1928年春,胡底为了维持生活,应聘进入上海影片公司,作为男主角出演了《盘丝洞》《昆仑大盗》等武侠电影,被誉为“东方范朋克” ,成为当时著名的武打影星。

当时的胡底吹、打、弹、唱样样见长,文笔酣畅遒劲,谈吐诙谐风趣,善交际、乐助人,只要有钱,决不吝啬,在社会上颇有吸引力。这一切,正是他打进敌人心脏并能站隐脚跟取得信任的有利条件。

二、龙潭三杰最年轻的一杰

就在胡底应聘进入上海影片公司的时候,钱壮飞已经打进中统头子徐恩曾任局长的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受到徐的信任。12月间,胡底受组织指派,也进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工作。

进入特务组织后,胡底先在南京主持“民智通讯社”,1930年下半年被派往天津筹建长城通讯社。

胡底在天津工作时,先是在法租界内找了一处房子办公,后来搬到日租界。由于日本租界当局不批准,最后还是钱壮飞亲自出马,找了一些私人朋友帮忙,居然把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请”了出来,才打通门路获得批准,在日租界秋山街5号一幢四层楼里开业。

龙潭三杰个人简历(最年轻一杰被勒死于长征路)(2)

在天津的那段日子里,胡底几乎天天都要上街“采访”,也就是搞情报,但并不像小说和电影里的特工那样出行神神秘秘,经常是以采访为名出入各种场所。

而胡底非常喜欢打麻将,这也成了他在天津刺探情报、拉关系的主要手段。胡底让张家垅(钱壮飞的妻弟)每天把天津主要报刊的新闻抄写下来,寄往南京长江通讯社总部,算是向特务组织交差,而真正有价值的情报却发给了李克农。

当时,胡底与钱壮飞、李克农组成一个遥相呼应的铁三角,钱壮飞在南京担任要职,李克农留守上海主持工作,胡底在天津担任“长城通讯社”社长。

1931年4月,顾顺章被捕叛变。得知顾顺章叛变的那天晚上,李克农用暗语给胡底发了一个电报:“胡底,克潮病笃。”这是他们事先约定的暗号:“克”是说李克农,“潮”指钱壮飞的别名钱潮,“病笃”意即事态严重,必须立即行动。

胡底接到电报后,却拿不出足够的钱买船票。还是钱壮飞的妻弟张家垅急急忙忙将自己爱人的手镯变卖了,然后把钱塞给胡底让他快走。胡底乘坐外国轮船离开了天津,但未直接到上海,而是在中途下了船。

化了装的胡底辗转在上海一个小火车站与钱壮飞接上头,再一同乘船离开上海,辗转到达苏区,彻底摆脱了追捕。

周恩来曾高度评价他们三人的工作:“他们三个人深入龙潭虎穴,可以说是龙潭三杰。如果没有龙潭三杰,历史将被改写。

因为在周恩来的心目中,“龙潭三杰”对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果没有他们在顾顺章捕叛变后及时传递情报,可能会遭到毁灭性破坏,一大批领导人将尽落敌手。

龙潭三杰个人简历(最年轻一杰被勒死于长征路)(3)

三、最早的红色戏剧家

1931年8月,根据周恩来指示,胡底离开上海到根据地工作,从事文艺教育工作。胡底吹、打、弹、唱样样见长,文笔酣畅遒劲,谈吐诙谐风趣,将苏区文艺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在苏区的三年多时间里,胡底是红军中创作剧本最多的一个。他不但组织红军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发动一些干部编写短小精悍的话剧为部队演出,而且经常同李克农、钱壮飞、李伯钊等同志自编自导自演,宣传党的政策,揭露敌人的反动面目,提高红军战士的政治觉悟。

龙潭三杰个人简历(最年轻一杰被勒死于长征路)(4)

他先后编、演过《为谁牺牲》、《黑奴恨》、《庐山之雪》、《杀上庐山》、《战斗的夏天》、《无论如何要胜利》、《赵一曼》等剧。他的文艺天才和创作才能,受到广大红军指战员的敬佩。聂荣臻称他“多才多艺”“很有创作才能”;李克农赞誉胡底年纪最小,而文笔才华最好。

1931年12月,在红军反“围剿”不断取得胜利和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党第26路军约一万七千人在江西宁都起义,被改编为红五军团。宁都起义使红军增加了一支新的力量,但是对他们进行教育转化却是一个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

为此,毛泽东要胡底、钱壮飞、李伯钊三人组织演剧队、宣传队,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胡底、钱壮飞、李伯钊编演了《为谁牺牲》这出戏。主要内容是一个白军士兵怎么受苦,后来终于投奔红军。胡底在剧中演当兵的,演出十分成功,引起士兵的共鸣。

为教育原26路军中的中高级军官,胡底等同志演出了根据苏联话剧《黑人吁天录》改编的《黑奴恨》。这个戏写的是奴隶主怎么压迫黑奴的事。此戏表面上不关中国的事,也不关红五军团的事,但从黑奴遭受的非人折磨中,一种为黑奴鸣不平报仇雪恨的感情在军官的心中升腾,很多军官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在这里,胡底的才华得到了充分施展。后来为加强苏区的宣传工作,胡底又同钱壮飞、李伯钊等人筹建“高尔基戏剧学校”,为苏区培养了一大批文化宣传工作人员。

四、误食毒菌吐真言惹下杀身之祸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后,胡底任侦察科科长。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的达维地区会师。胡底对张某的行为不满,常在一些场合流露。

龙潭三杰个人简历(最年轻一杰被勒死于长征路)(5)

当时由于当时粮食特别短缺,有一天侦察员捡回些野蘑菇,大家误食后都不同程度地中毒。胡底中毒后神志不清,便把积压在胸的对张某不满的话骂了出来。

张某的一个亲信听到胡底的直言,立即报告。张某得知后恼羞成怒,竟将他和李克农、钱壮飞诬陷为“特务”,严格控制起来,取消了他的乘马和勤务员,逼他带病自己背着背包“戴罪”行军。他大病之后身体虚弱,天天掉队,狼狈不堪。五军团担任后卫,经常收容他。

胡底最后到底是怎样被张某杀害的?很难找到具体的细节。据当时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局秘书长欧阳毅的文章回忆:

“胡底和我很熟悉,曾在保卫局共过事,关系非同一般。一天,他掉队时,我碰见他,一问才知道是张整他。

我看他很狼狈,面黄肌瘦,有气无力,就决定把他留在我们局同我们一起行走,以便照应和保护他。但是他是总部的人,我要留他,得经首长批准。

龙潭三杰个人简历(最年轻一杰被勒死于长征路)(6)

图:长征后到达延安的欧阳毅

于是,我就骑马往前面跑,向朱老总、刘总长汇报。当我叙述了胡底的遭遇和我们的打算后,朱老总正为难时,刘伯承发话了:“唉呀,欧阳毅同志!我和老总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啊!我看,这个事情还是你看着办吧!”

朱老总接着也说:“对,你看着办吧!”

这样,这个事情就不能请他们下命令了。当时,我意识到总司令、刘总长的处境很坏,张某正整他们,他们处处得小心谨慎,不能让张某抓到任何把柄。

我不能让朱总为难,便回到军团部,把留胡底的事报告了军团长董振堂和政委曾日三,他们基本上没有反对,就当作默许了。这样,我就把胡底秘密留在保卫局同我们一起行动,对他住的帐篷派人保护,对外保密。

在草地上,我住的帐篷紧挨着胡底的帐篷,我常去看他,送些东西给他吃。他有了安全感,身体恢复得快,精神也很愉快,常给我们局的年轻同志介绍保卫工作经验。

张某命令查找胡底的下落,查来查去查清了胡底住的帐篷,便下令抓他。

有一天,我去军团部开会,保卫局长曾传六派人把胡底抓走了。我们局的同志迅速跑到军团部向我报告。我立即骑马回到保卫局的帐篷,召集会议研究怎么办。

有的同志主张追上去抢回来。我感到不妥。我们一追,抓他的人马上会开枪打死胡底,而且会与我们冲突起来,有碍大局。

思虑再三,我立即骑马去总部,报告了朱总,希望设法营救。刘总长听了担心地说:“张是要下毒手啊!”

总司令皱着眉头,半天没有吭声。我见他为难,不便采取营救行动,便退了出来。后来,朱总去关押胡底的地方看望了他,给他送点东西,安慰了一番,但也无法营救了。

胡底被抓走后,他给我写过一封信,由关押他的人送来的。说他被关在通讯营,张某找他谈过话,对他还好。又说他的一床毛毯比我的好,要送给我。

读到这里,我明白了他的真实处境。不敢写张某虐待他的实情,但已经明白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所以要送我毯子。我很难过,给他回了一封信,说毯子他自己最需要,不要送我,还托来人给他捎去一条牦牛腿。

以后听说在行军中,胡底走不动路,保卫局报告了张某。张便下令总保卫局长“处理”。

在张的词汇里,“处理”就是“处决”。保卫局的人心领神会,便令保卫队队长趁着部队宿营到松岗之前,带几个战士用绳子把胡底勒死,草草埋于路旁河沟边。事后报告了张。”

龙潭三杰个人简历(最年轻一杰被勒死于长征路)(7)

图:欧阳毅

五、近半个世纪后才被追认为烈士

胡底牺牲时只有30岁,未婚无子女。新中国成立后,在胡底等人的身份没有解密前,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他。由于胡底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离家后,再没回过家,和家人失去联系,而他的家人一直在寻找这个失踪的亲人,但并不知道原名胡百昌的亲人已经改名为胡底。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舒城县乡下任教师的胡底的四弟胡其昌,从报纸上看到钱江写的一篇纪念其父钱壮飞的文章,文中介绍了钱壮飞与胡底、李克农等人的事迹,并注明胡底就是胡百昌,舒城人。于是,胡其昌写信给钱江,请求钱江帮助了解胡底的情况,并帮助证明胡底的烈士身份。

龙潭三杰个人简历(最年轻一杰被勒死于长征路)(8)

图:胡底的小妹胡莲昌

钱江几经辗转,将信转到时任民政部长的程子华手中,程子华又将信转给时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罗青长回信给程子华,证明胡底是我党杰出的地下工作者。

龙潭三杰个人简历(最年轻一杰被勒死于长征路)(9)

1980年,有关部门写信证明胡底的革命烈士身份。1981年12月8日,胡底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15年7月1日,胡底烈士纪念馆开馆仪式在舒城县干汊河镇洪宕村隆重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