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对靠动笔谋生的行当,给起了个相当戏谑的称谓——爬格子

以前没有打字机和电脑,人们只能用笔在带格子的稿纸上写文章,“爬格子”这个词可谓是相当贴切,它也被用来形容勤奋艰苦地写作。

我们国家一些伟大的现代文豪和国学大师们,例如胡适、鲁迅、林语堂等诸位前辈,也都十分喜欢“爬格子”的叫法。

研究生论文为什么这么难通过(聊一聊研究生爬格子)(1)

跟那个久远年代比起来,“爬格子”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则用“机耕”代替“笔耕”,二则爬格子和用格子的不再是极少数读书人。

对现如今的研究生们来说,爬格子——说白些就是写论文,那可是一项必修技能,因为课堂作业得靠爬格子,搞课题得靠爬格子,获得学位得靠爬格子,毕业留校评个职称啥的还得靠爬格子……

总之,爬格子贯穿于研究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不管你喜欢与否。

01 为什么要“爬格子”?

说实话,这是一个既简单而又难回答的纠心问题。

说它简单,正如上面也提到了,课堂作业、搞课题、获得学位、评个职称都需要研究生写论文。

说它难,是因为上面的这些理由都只是表面动因,却没有回答出背后根源。

于是,为了一探究竟,对“为什么要写论文”这个问题,在百度、知乎、微博上查找了好久,也都没有发现令人满意的答案,姑且先来看一看大家的不同说法。

有人说,论文的起源是相当早的,大概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时代已经开始出现了论文的萌芽,主要用来阐述哲学观点。

有人说,论文写作成为一种标准模式,大概是从普鲁士的改革开始的,把论文作为一种必须的学业证明。

又有人说,论文是最早欧洲搞研究的人,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世的一种方式。那时很多研究者都是贵族,这些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都是他们的爱好,就像你炒了一盘好菜,发个朋友圈差不多的意思。

还有人说,中国古代选拔官吏实行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考试内容是从《诗》书》《礼》《易》《春秋》里选择一定的题目,让考生来撰写八股文,这就是早期的论文。

着实令人头疼!

算了,还是借用导师常用的一句话,我感觉它就是这道难题的标准答案:“哪那么多为什么?废话太多!让你写,你就写,到底还想不想毕业了?”

听起来,不是感觉一针见血、振聋发聩?

02 爬格子,真的很受伤!

说实在的,研究生爬格子,没有快意恩仇,也没有无限风光。在“格子江湖”里混的人,这心理承受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就是我们的座右铭。

研究生论文为什么这么难通过(聊一聊研究生爬格子)(2)

我们往往不怕写得好没人表扬,发个十篇、八篇的SCI也没啥,见多不怪嘛,但最怕的就是论文写得不好,导师竟然还不骂了,那只能说明TA已经对你“爬格子”的水平失望透顶,达到“无语”的地步了。

知乎上,有人曾经总结出研究生“爬格子”有十大风险,其中就包括熬夜伤肝、抽烟伤肺、久坐伤腰、纠结伤发、受气伤心、超重伤秤等等,虽然有点讨巧卖乖之嫌,但不少研究生看之过,仍着实唏嘘不已。

就自己近十年的亲身体会而言,我认为,大致可以把爬格子的“副作用”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伤身。

别看研究生整天“爬格子”坐着不动,但承受的可都是内伤。

比如,写学位论文的时候,往往是屁股沾着椅子,一上午没仨小时起不来。这还是写自己的学位论文,算是“自负盈亏”吧。

但是,格子江湖总会有点波澜,隔三岔五的就有“空降稿”,导师周一下达临时任务,要求周五下班之前就把论文初稿给他。这种情况下,椅子仿佛在你屁股上刷了强力胶水,起不得身也挪不得窝,不是你不想动,而是你根本没心思动。

于是,几年下来,“十博九秃、十硕五秃”、“学位未捷头先秃”再也不是笑话,研究生脱发成为与脱单、脱贫相并列的“三大难题”。

此外,还有颈椎病、腰椎病、痔疮、“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纷纷接踵而来;

研究生论文为什么这么难通过(聊一聊研究生爬格子)(3)

对少数爱抽烟的研究生来说,桌子前面那堆积如山的烟头,以及烟头后面伏在电脑上、随着咳声有节律颤动的肥膘,标志着又一个咽喉炎、气管炎患者诞生了。

如果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研究生的体检报告吧,朝上的“箭头”和醒目的“加号”可比一般人多多了。

可谓是,三年格子爬,医保刷爆卡。

第二类是伤心。

说到这里,免不了心里又是一阵酸楚。

你大概听说过心理学中有“负面情绪”“职业倦怠”两个名词吧,这么跟你说,不管你多阳光,写上三年论文,保证你整个人都负面,整颗心都倦怠了。

为啥呢?

有上劲心的研究生,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一个月一篇普通期刊,两个月一篇核心期刊,学位论文更是要天天写。

如果加上老板时不时来个灵感,交待你个最后期限,时间紧,任务重,催得急,那么,有太阳的时候是根本干不完了,那只好晚上点灯熬夜,加着没加班费的班。

关键还得提心吊胆,万一导师那里、期刊编辑那里通不过怎么办?

所以,交了稿子也不能掉以轻心,天天忧心不断,论文被导师推倒重来,或者编辑给出了比论文本身还要长的修改意见,这些真的都不叫事儿,但分分钟搞得你想杀人的心都有。

研究生论文为什么这么难通过(聊一聊研究生爬格子)(4)

就这伤心的状态,熬个一两个月还好,熬个三四年,不用多说,这心里多少都有点扭曲了。比如,看不得带字儿的东西,连食品包装袋的说明书都要挑几个语法错误。

客观上说,这个负面影响多少还有点“积极进取”的意思,但比这更严重的比比皆是:有长期失眠的,有神经衰弱的,有语言功能障碍的,有撒不了火和男/女朋友吵架的,还有新闻报道说,研究生竟然拿水果刀捅死室友的……

因此,爬格子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我们都半开玩笑地说:研究生多多少少都有点不大正常,就算你赶紧把小Paper凑够数,把毕业论文熬过关,这格子江湖的修罗场,你才算“暂时”蹚过去了,后面是否还要伤心,当然取决你的岗位要求了。

第三类是伤神。

说实话,我虽然都已经博士毕业了,依旧觉得写论文超级痛苦,毫无快乐可言。一写论文心态就崩,全靠一颗坚强的心,苟延残喘到现在。

这种痛苦仅仅来源于写不出来论文,都还算好的,至少没有别的事情打扰你的科研生活,但就怕“伤神”的事接连不断。

一方面是对导师的失望。

刚上研究生时,根本就不会写论文,更不用提那些关于论文构思、结构安排、方法运用、投稿方略之类的具体技巧,导师也不会耐心地教你,TA认为这些都是一名研究生的最起码能力。

导师不教也就罢了,但当TA看到你费心费力写的成果后,往往就是一阵狂风暴雨式的狂批,“写的什么破东西?”“这玩意儿也敢拿去投稿,不怕丢人现眼?”……

同时,你在老板曾经的研究基础上写论文,明明有很多地方不合理,你自己无法理解,老板也不愿意解释,TA就觉得正确无比,不容你存在一点质疑。就算有质疑,也只能说明你的水平低下。

于是,无奈之下,只想赶紧结束这个论文,开始下一个更有意义的研究,或者说下一个自以为有意义的研究。可谁知下一个还是这样,如此循环往复,着实令人伤神。

另一方面是对自我的否定。

在“爬格子”的初始阶段,许多研究生们一上午在电脑面前发愁、头疼、极度焦虑,脑子里有很多想写的东西,却不知道怎么组织表达语序,逻辑一片混乱如同一团乱序的毛线。

好不容易花了一个月时间,终于完成了初稿,但怎么看都觉得自己写的简直就是一坨SHIT!!!!!

最后硬着头皮投出去了,还抱怨审稿人为什么愿意提这么多修改意见,而不是直接拒掉?省得自己费神去改了。

随着“爬格子”的深入,越写到后面越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毫无意义,感觉在编一堆垃圾。一边嫌弃写不下去,一边还要鼓励自己硬着头皮写,但每次动笔之前,都要做很长时间的心理动员工作……

03 “爬格子”的意义究竟何在?

曾经听过一位研究生说:“觉得自己的研究毫无意义,写这些论文就是在浪费生命”。

对此观点,我个人比较赞同,甚至认为这句话对学术圈99%的人也都适用。每年产出的大量硕(博)士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99.9%都是在浪费纸张,因为,有的论文连最基础的认知、最基本的创新都没有,就不必说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拓展人类认知边界之类的贡献了。

其实,SCI期刊上的论文也不例外,依我的愚见,只有少部分顶会和顶刊上的论文,能够为学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推动学科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99.9%以上的论文都是在浪费纸,这个论断毫不夸张。

但是,研究生去“爬格子”真的是毫无价值的吗?

我的观点是:对于学科的发展来说,也许是;但是,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不是。

“爬格子”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就是能让你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所以说,既然写论文是硬指标,就别扯别的了,先把论文凑够数再说吧!

然而,正如人们常说:“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同样,研究生“写论文是为了毕业,但毕业不是为了写论文。”,所以,我们写论文还是要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

我们都知道,读博士期间,大家都会经过一个非常痛苦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你会很迷茫,不知道科研方向如何寻找,导师分配了任务你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实验结果不理想又不知道原因,于是,论文无法按时产出而毕业的压力又让你感到焦虑。

这个痛苦过程是必须经历的,就是因为有这份焦虑与煎熬,才使得我们不断前行。

研究生能否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取决于你能否静下心来把一件事情想明白,把整个事情看透彻,把前人所做的研究总结归纳清楚。同时,写论文能锻炼你的耐心和考察你的细心,督促你去阅读大量的书籍和论文,用自己的话把思想内容明白地表述出来。

所以说,“爬格子”这一过程能够全面锻炼你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索发现能力、资料获取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文字写作能力,当然还有抗压抗挫能力,如果一篇论文写到一半就放弃了,你是不会体会到经过重重煎熬、浴火重生的快感和成就感的。

研究生应该以研究为主,就该有些书生气,阅读和写作会内化为你的能力和内涵。

对于那些害怕写论文的研究生们,有一段摘自《剧本:影视写作的艺术、技术和商业运作》中的话,虽然是写给作家的,但同样适用于研究生写论文,希望可以给你们一些启发:

“一个作家如果真正想开始写作,就必须首先抛弃那种享受写作的天真想法。享受是观众的事,享受是后来的事。写作没乐趣,写完才有乐趣。

作家如果在思路淤塞时无所事事,坐在那等待灵感出现,期待脑海中闪现深刻洞察,那他们只会永远处于僵滞不前、自我鄙视的状态。

如何治愈呢?

很简单,动笔写。不管写的好、坏还是苍白。只要把字写在纸上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