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到了一个新闻,说是河南濮阳一所学校,学生宿舍一间房入住80人,床上的油漆还没干呢?

河南某职业学校宿舍矛盾(河南一学校宿舍80人一间)(1)

家长还抱怨说一年两万多的学费,就让我们孩子住这个,条件这么差,家长很是愤怒,我开始看也是很气愤的,但是我在网上查了下具体的情况以后,也就不气愤了。觉得家长要求太多了。

首先,学校提供这样的居住环境确实不对,但是我觉得错不在学校,这样的结果学校也算是被“逼良为娼”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这个学校是个高中学校,民办的,升学高。这三点为这个学校解锁了很多技能。高中,不是九年义务教育了,很多条条款款不会限制到高中的学校。民办,是可以盈利的,收费两万也是可以理解的了,我也想给视频里的那个家长说,两万多的学费说明你家孩子成绩一般,而且你是举着钱主动要来的。可能有人觉得我狠呀,但是有过睡这种大宿舍的经历,我不觉得这样的居住条件是苦的,但是这个学校用新装修的房子和新的木质床就有些过分了,确实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升学率高,这是这个学校的杀手锏,升学率高也是这些家长举着钱,把孩子送过来的原因,望子成龙,人人理解。

这个学校肯定开始的时候是有招生人数计划的,但是在县城这个地方,都认识几个人,抹谁的面子都不好,然后纷纷地给开后门,结果就出现了扩招,学校宿舍不够用,然后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局面,学生80人睡一个房间的情况。一些家长托关系,走后门的行为完全是“逼良为娼”,很多都是走的上面领导的关系,学校就成了“不得不”这样了。

现在已经是这个局面,也没什么好抱怨的,都是有原因的,这个里面,学生家长和学校没有一个是无辜的,最无辜的反而是学生。

我中学的时候,有一年就是睡得这样的大房间,宿舍是用老的教学楼改的,那个时候很知足了,农村娃,没有吃不了的苦,本身学习也不是享受的事情,有个谁教的地方就行,宿舍只是睡觉而已,我们是别放,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有暖气,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很理解学校的无奈。

所以我觉得现在家长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不能吃一点苦,将来在社会上摔打的时候,容易被打废掉。

已经这个样子了,学校可以直接通知所有的学生家长,不能接受的可以退学费,退学,不接受集体宿舍的,可以走读,但是时间必须按照学校指定的严格执行,如果学生家长可以扛得住,学生可以扛得住也可以试试,我的经验但凡走读的都会浪费时间。

我和大家说下我在衡中读书的时候大致的作息时间吧。

早上5:30起床,5:45跑早操,但是基本上5:40就都到了,站好队伍,被几分钟的单次,衡中的操场和别的地方做大的不同就是路灯亮,你只要是带着试卷,小纸条这些,掏出来肯定可以看清楚,不影响背诵的。

衡中吃饭都是跑着去的,餐厅吃饭和打仗似的,基本上就是塞进嘴里,吞到胃里,然后再走路回教室,一头扎进题海,班主任会盯着,比如过吃饭时间安排的是40分钟,班主任基本上会给你压缩在十分钟以内。看着谁第一个走,盯着谁最后一个回。如果在厕所蹲坑的时候手里没有背单词和小纸条一类的东西,也会遭老师的白眼和斥责。

我们中午是有午休的,吃饭时间也会被压缩,但是睡觉时间不会被压缩,我忘记那个时候是睡半个小时还是一个小时了,总之,下课先自习20分钟再去吃饭,跑着吃饭,走着回宿舍,老师盯着,中午必须睡觉,一上午的高强度学习,基本上也可以做到倒头就睡,不睡觉也会被老师批评,有时候老师还会在宿舍转两圈看看谁在偷偷看书,这都是不被允许的,起床铃一响,又是一阵风一样,叠好被子冲向教师。晚上也是这个样子,下晚自习了,班主任盯着不让走,只留15分钟的洗漱时间,到了以后必须上床睡觉,也不允许自己加练,必须睡觉,老师会盯着看看谁在偷偷用手电筒学习,发现了手电筒基本上就没了。这样的学习强度和时间管理,家长想要让孩子走读直接会压缩孩子睡觉的时间。

衡中重视学习时间,更重视睡觉时间,这样严格的管理,加上学生,老师的一起努力才有了这样的升学率。河南濮上实验中学只是学习了衡中模式,家长们硬往里挤,学校不收也不行呀,结果就是这样子了。

学校的责任是扩张没有计划,但是这样也是供不应求的。我们家楼前三个月盖起了一所小学,这样解决了很多孩子的上学问题,家长们也有意见,说危害啥的。我就想说,和没有学上比,你更愿意接受哪个呢?对于教学环境,不要苛责太多,教育总的来说还是稀缺资源,尤其是都往城市里面涌入,学校本来就不够,还那么多要求干啥呢。

最后说句不一定对的大实话:

有比没有要强

完成比完美重要

如果这个学校不提供宿舍,让学生家长严格按照学校时间接送孩子,多少家长扛得住?

首先肯定学校不对,但是学校也是无辜的,它已经提供了它能准备得最好的。在保证升学率前面,它已经尽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