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刚回到办公室,主任随即跟了进来,满脸的阶级斗争像:为什么不给老局长留个位子?我一头雾水,刚刚开的局党委会上,一位局长、六位副局长、纪检组长、某总师、办公室(列席记录)等十张牌牌,会前我按部就班,一一放好,现在想起来,确实把老局长忘了,当时,会议即将开始时,新局长坐到了一把手的位置上,照例,老局长仍然是夹着公文包姗姗来迟,进门,直奔原来的座位,结果,可想而知,好不尴尬,只好讪讪地在下首另找了一个座位。

老局长到届了,宣布退了二线,还未办手续,但还有一头衔——正处级调研员,还是班子成员,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养老岗位。现在上班也不比以前那样早来晚走,一周五天上班时间,只是能偶尔看到他的身影了,但是局党委有会议还要通知的。最后与主任商量,会议室的座位牌牌由某局长、某副局长改成了张三、李四等,老局长的大名也就很正常的排列其中了。

记得上学的时候,很多同学特别注重座位的排序,除了个子高矮,视力等客观因素外,谁都想占有一个好座位。距黑板既不远又不能太近,也不能太偏。当然,也不排除班主任的好恶的原因,调皮、捣蛋的多占在偏僻的犄角旮旯,听说有的同学就由父母出面或找与班主任有关系的老师行方便。好像当时有一女同学是县城的,家里条件好,父母有能耐,有能力以后安排工作,所以对上课没有兴趣,或是爱吃零食或是常交头接耳,就被老师安排到最后一排座位,周围都是男同学,结果是人家父母通过校长把她调换了班级。

人的一生和座位实在是密切的。我们上班有座位、吃饭有座位、出差在车上、飞机上也要有座位……记忆中的《林海雪原》:杨子荣深入虎穴,排在八大金钢之后,被小匪称为“九爷”。《水浒传》里为争交椅有“林冲火并王伦”; 为让头把交椅有宋江与卢俊义的再三相揖,那一百单八将的座次是次序分明的; 有那《三国演义》里的三让徐州; 还有官阶最为明细的清朝官衔九品十八级。就是现在的会议都要有主席台的,总不会领导和主持人坐在观众席里开会吧?座位和人的关系很敏感的呢!正因为人生与座位息息相关,所以才会有那样多因为座位之争的或喜或悲的故事。

历史上,有“玄武门之变”、有“烛光斧影”、有诸皇子的“夺嫡之争”、有“热河政变”、还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为帝位、为三宫六院之主而笑里藏刀或明枪暗箭者不计其数,到了现代这种“风俗”仍在延续着且手段愈加精明。比如现在的官场,某些人为想升职或想“扶正”,围绕“座位”的争夺战,制造陷阱、栽赃诬陷、上下交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清除座位升迁路上的障碍,就要想方设法,甚至不惜动用卑劣的手段,其方法无所不用其极。

座位的尊卑愈来愈展示出它的“魅力”。逢年过节,名烟名酒、高档电器、大面额的购物卡等往往是在围绕着座位团团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论你是高高在上还是处于偏远的基层。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正是座位魅力的体现。在一起吃饭,这饭桌的座位也有宾主、上下之分,职务高的或者混得好的,往往是很风光地处在上座位置, 也就很自然的谈笑风生、旁若无人侃侃而谈了,毕竟是坐在了主位上嘛!别人只能是笑容可掬、众星奉月而已。总之,这座位就是那么的聚光、荣耀,令人唾涎不已以至千方百计地也要坐它一坐。

其实,座位原本是平等的,它显得那么重要,就是因为被人为地赋予了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因素。也是,你的位置不同,所享受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会不同。拥有一个好的座位,自然而然你就会有一个自己的小圈子,你的吃、喝、拉、撒也就不必操心了,只管依你的性子颐指气使可也。一个乡镇干部(正职),住房、专车,那是与其他副职不可比的; 厅局级干部,那得别墅、座驾要更上一层楼了,甚至还会有第二栋、第三栋,也可以有“情人若干”,当然你的权力和财富要能游刃有余。所以,一个县域、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要富强、要腾飞,不是靠那些成日价坐在好位置上道貌岸然的高谈阔论,实际上是先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如今社会的发展、法制的完善也不会容许那么多的座位来让那种人坐。

《说岳全传》里有句讥讽秦桧的话:久占都堂,闭塞闲路。优越的座位、养尊处优,时间长了,难免不会出事。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老百姓的心里是有杆称的!

如是而已。

哪里可以看到座位数(关于座位的杂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