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泣红亭观碑抄录天榜,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镜花缘第一章摘抄加赏析?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镜花缘第一章摘抄加赏析(镜花缘第29-34章好句摘抄及赏析)

镜花缘第一章摘抄加赏析

第29章 泣红亭观碑抄录天榜

1.只见唐敖当日所题诗句,仍是墨迹淋漓。

赏析:再次写到唐敖当年留下的诗句,与前文中林之洋与多九公发现唐敖留下诗句的情节相照应。

2.小山听了,不觉愣了一愣,沉思了片刻,说道:“山岩、松荫下,都可休息,如果遇到现成的石洞就更好了。至于吃食,山上果实很多,可以充饥。”

赏析:随便有个地方都能休息,仅凭野果也能充饥。这样的语言充分体现出唐小山不畏困难、不计较吃住、一心只想找到父亲的坚定决心。

3.小山站在路旁,说道:“请问老翁,这是什么地方?前面可有人家?”

赏析:给老人让路,言语礼貌,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突出唐小山家教良好的特点。

4.那樵夫好像猜到了她的心思,说道:“你看了家信,再到前面看看泣红亭的景致,就知道信里的意思了。”说着,飘然而去。

赏析:“飘然而去”形象地描写出老翁离去时潇洒、淡然的样子,让人觉得这位仙风道骨的老翁绝非凡夫俗子,更加衬托出仙境的神奇。

5.远望山上,都是琼台玉洞,金殿瑶池,那派清幽景象,竟别有洞天。

赏析:从远观的角度描写仙境的幽美与气派,引出读者的无限遐思。

6.红光中,现出一位魁星,左手执笔,右手拿斗,美若天仙,驾着彩云,四面红光环绕,霎时已在空中,直向斗宫去了。

赏析:细致地描写了魁星离开小蓬莱返回北斗宫时的恢宏气势,与前文中魁星在百花仙子额上点了一笔等内容相照应,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

7.小山大为不解,说道:“明明都是楷书,为什么到了姐姐眼里,却变成古篆了?世间竟有这样的怪事!怨不得姐姐说我认识古篆,原来却是因为这个。以此看来,凡事要有因缘。我同它有缘,所以一看就知;姐姐同它无缘,就变成了古篆。”

赏析:通过语言描写,点明了小山的身份不凡和仙机的玄妙。

8.小山看罢,心中揣摩道:“如今正是唐朝,我又姓唐,岂不是叫我将来把这碑文流传海内吗?这是天意,应该照办。可是这么多的内容,偏偏笔墨纸砚没有带来,怎么记下来呢?”

赏析:通过描写唐小山对篆字图章的参悟,引出了抄录碑文带回中原的情节。

9.小山看了,连声叫苦。又爬上高峰,左右眺望,不是断壁,就是激流,把脚下与对面分为了不能来往的两处。

赏析:环境的险恶交代出小山根本无法到达远处的那些台殿。暗示着唐小山无法见到父亲。

10.我看现在只有照姑夫说的做,将来说不定姑夫会把你我都超度成仙呢!

赏析:暗示了以后唐小山成仙,为下文埋下伏笔。

11.小山朝着远处的洞府楼阁跪下,拜了两拜,不觉一阵心酸,滴下泪来。拜罢起身,与若花回归旧路,仍是落泪不止,时时回顾。

赏析:小山跪下、拜别、洒泪而归,体现了她对父亲的不舍之情。

12.又找了半天,总算找到,但一细看,发现“唐小山”都已改成了“唐闺臣”。

赏析:前面交代留下的标记是唐小山,现在改成了唐闺臣。这样的写法再次点明多了仙机的玄妙。

第30章 遵父命离蓬莱启程返乡

1.小山正在着急,忽听树叶唰唰乱响,霎时起了一阵旋风,只觉一股腥气。转眼间,山中蹿下一只斑毛大虫。两人一见,吓得魂不附体,战战兢兢,各从身上拔岀宝剑,慌忙携手站起。那大虫连蹿带跳,直扑过来。看看相距不远,那大虫忽然眼放红光,把尾巴竖起来,摇了两摇,口内如山崩地裂一般吼了一声,将身体一纵,离地数丈,竟迎面扑来。

赏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虫的凶猛。

2.正要将碑记放入箱内,只见婉如养的那只白猿忽然走来,把碑记拿在手里,像是看得懂的样子。

赏析:为白猿以后传播天榜埋下了伏笔。

第31章 逢旧怨遭抢劫妇人降夫

1.这一日,到了两面国,遇到了风暴,停船靠岸。

赏析:点明了不得已停船靠岸的原因,引出了遭遇强盗的情节。

2.忽然,有无数小船蜂拥而至,把大船团团围住。

赏析:“蜂拥而至”形象地描绘出强盗的多小船来得多、来得快的情形。

3.众喽啰道:“大王,这人连‘俺’的来历都不知道,莫不是大王认错人了?刚才来时,夫人吩咐过,倘若误伤人命,回去一定责罚。还求大王详察。”

赏析:通过语言描写,点明了夫人比大盗还厉害,为下文中大盗被夫人责罚埋下了伏笔。

4.到了后来,更是醉眼迷离,只顾呆呆地望着闺臣三人发笑。

赏析:这段细节描写形象刻画出大盗喝醉酒之后对女人垂涎欲滴的丑态。

5.说完爬起,拿起一把剪刀,对准自己咽喉,咬定银牙,紧皱蛾眉,眼泪汪汪,气喘吁吁,浑身乱抖,两手发颤,直向颈项狠狠刺来。

赏析:“拿起”“对准”“咬定”“紧皱”“刺来”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准确地刻画出了妇人委屈、怨恨、愤怒、绝望的心态。

6.妇人道:“既然如此,为何一心只想讨妾?假如我要讨个男妾,日日把你冷淡,你可欢喜?我不打你别的,我只打你‘只知有己,不知有人’!”说罢,吩咐打了下去。

赏析:理直气壮的语言,充分体现出女子愤恨与强势。

7.上了大船,林之洋连忙吩咐水手起航。

赏析:“连忙”一词生动地反映出林之洋急于离开的迫切心理。

8.一船人个个饿得四肢无力,两眼发黑。人人心灰意冷,满船都是叹息之声。

赏析:细致地描写众人挨饿的惨状和绝望的心理,让读者感到揪心,为问题的解决埋下了伏笔。

9.姑道:“今日相逢,岂是无缘;不但有缘,而且都有宿缘;因有宿缘,所以来结良缘;因结良缘

不免又续旧缘;因续旧缘,以致普结众缘;结了众缘,然后才了尘缘。”

赏析:道姑的话围绕着“缘”字层层递进。满含禅意的语言,充分体现出仙家的特点。

第32章 赶考期有神助门户大通

1.林之洋道:“一年倒也不用,半载可是不能少的。俺们从小蓬莱回来,才走两个月,你们倒想到了?俺细细核算,若遇顺风,朝前直行,原不过两三个月路程。奈何前面有座门户山横在海中,随你会走,也得百日才能绕过。连走带绕,总得半年。这是顺风方能这样,若遇顶风那就多了。俺们来来往往,总是这样。难道去年出来绕那门户山,你们就忘了?”闺臣听了,担心误了考试,闷闷不乐,每日在船唯有唉声叹气。

赏析:为下文门户山中被淤泥堵死的水道突然畅通做铺垫。

2.林之洋见船只蹿进山口,乐不可支,马上到船舱中把这话告知众人。一船人莫不欢喜。

赏析:写出了由于门户大开,不误考期,众人的欢喜。

第33章 赴延试登黄榜百花聚齐

1.大家见面,真是悲喜交加。

赏析:“悲喜交加”形象地写出了长期分别后众人见面时的复杂心情。

2.白猿听了,口中哼了一声,把头点了两点,手捧碑记,将身一纵,蹿出窗外,不见了踪影。

赏析:白猿把碑记带走,为下文白猿寻找流传之人做了铺垫。

3.只见巾帼红妆挤得密密层层,好不热闹。

赏析:通过描写拥挤、热闹的应试场面,充分反映出当时的女子积极参加科举考试的盛况。

4.一时想到高中的乐处,忽又大笑起来。及至转而一想,猛然想到落第的苦处不觉又哽咽起来,登时无穷心事,都堆胸前。立也不好,坐也不好,走坐不安。

赏析:通过细致描写两人情绪忽高忽低的变化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两人在放榜前紧张激动的心情。

5.舜英道:“她一时想起自己文字中有怎样练句之妙,如何独创之奇,不独种种超脱,并且处处精神,越思越好,愈想愈妙。只觉得这宗文字,莫讲秦、汉以后,就是孔门七十二贤也比我不过,世间哪有这等好文字!明日放榜,不是第一,定是第二。如此一想,自然欢喜要笑了。姐姐,你说这些想法岂不是昧了良心吗?及至转而一想,文字虽佳,但却有字句欠妥之处,又有用意错谬之处,再细推求,并且还有许多比屁还臭、不能对人之处,竟是坏处多,好处少,这样文字,如何能中!如此一想,自然急得要哭了。姐姐!你说这宗揣摩岂不是良心发现吗?”

赏析:舜英调侃婉如、小春又哭又笑的缘由,语言犀利。风趣幽默,引人发笑。

6.原来二人正站在净桶旁边,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如同疯癫一般,只顾傻笑。

赏析通过细致描写二人的动作与神态,传神地刻画出二人考中后深深地沉浸在喜悦幸福中的样子。这一情节,也与上文中二人忽喜忽悲的情节相照应。

第34章 悟心性证本真还归仙界

1.那个女道童手中拿着信递给林之洋道:“这是唐仙姑的家书,麻烦帮她带回家去。”

赏析:为下文唐闺臣还归仙界做铺垫。

2.这仙猿访来访去,一直访到圣朝太平之世,有个老子的后裔,略略有点文名;那仙猿因访得不耐烦了,没奈何,将碑记付给此人,径自回山。此人见上面事迹纷纭,补叙不易。恰喜欣逢圣世,喜戴尧天,官无催科之扰,家无徭役之劳,玉烛长调,金瓯永奠;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这《镜花缘》一书

赏析:借神话交代了小说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