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

01月04日

每日一字永(每日一字民)(1)

再经胡城县

唐·杜荀鹤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每日一字永(每日一字民)(2)

这首诗构思巧妙,诗人描写了他两次路过胡城县的见闻,把这两次见闻写进诗中,构成对比,使主题更加鲜明醒目。这一对比,使人们清楚地看到朝廷的忠奸不分,封建社会的本质就在这对比中表现出来了。

每日一字永(每日一字民)(3)

好了,读完了这首诗,我们就来学写这首诗中的“民”字,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吧~

不同的“民”字

每日一字永(每日一字民)(4)

每日一字永(每日一字民)(5)

每日一字永(每日一字民)(6)

“民”字的由来

字解:象形。金文字形,象以刀刃刺入眼珠之形。周朝最初把虏获的敌人刺瞎左眼,强迫劳动使之成为奴隶,后引申为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说文》:“民,众萌也。”

本义:战俘、奴隶。

成语:国泰民安、爱民如子。

诗词句:宋·陆游:遗民犹望岳家军。

每日一字永(每日一字民)(7)

怎么样,小朋友们,这个“民”字你学会了吗?不妨自己动手写写,关注“央视少儿”微信公众号或下载“央视少儿”客户端都可以上传给央视少儿哦!

点评时间

这是我们之前学习的“古”字。谢谢来自河南的张馨月小朋友把她的作品发送过来,这位小朋友也将获得央视少儿送出的精美礼物。我们来听听书法专家的点评吧!

每日一字永(每日一字民)(8)

每日一字永(每日一字民)(9)

作者:张馨月(河南)

名家点评

每日一字永(每日一字民)(10)

高国庆

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少年书法教育协会副秘书长

古字出自一个九岁孩子之手,写的是秦以前的小篆,可谓横平竖直,结体端庄,从线条上看略有些稚嫩,作者学习时间不久,古人说:篆尚婉而通,建议作者从临习秦《峄山碑》入手,可探求用笔中锋之法及掌握结字规律,祝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