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居主俗话说7:歌乐、贺兰、祁连、仡佬与昆仑,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仡佬族阴历7月15有什么节日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仡佬族阴历7月15有什么节日吗(在山居主俗话说7)

仡佬族阴历7月15有什么节日吗

在山居主俗话说7:歌乐、贺兰、祁连、仡佬与昆仑

名满天下的重庆 “歌乐山”,名字取得雅。同样的名字,除了广东佛山高明区有同名者外,其他地方似乎还没见到过。“歌乐”二字含义,起码从乾隆《巴县志》以来就引起人们的探讨兴趣了。不管你信不信,重庆三峡博物馆的胡昌健先生认为,其得名的由来,与巴渝地区过去广布“仡佬族”有关,而“俗称二郎治水,曾歌乐山上,故名”、“回旋起伏,如歌罗然”、“或曰其上松杉翳日,清风倏来,则万籁齐鸣,胜于鼓吹,是为近之”等等说法是“望文生训”。为此,胡先生写了一篇《“歌乐”山为“仡佬”山考》载在他的《恭州集》里。不过,依照《礼记·儒行》“歌乐者,仁之和也”和“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说法,笔者曾两次撰文“抬杠”:认为胡先生的说法可能是“求之过深”。但是,今天想来,如果根据笔者“ang→an→a”、“am→an→a”(-am为古代闭口韵字,如岚、三、阎之类)的“韵味脱落法”思路去解释“歌乐”得名之由,又发现胡先生的说法可能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九了。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从“贺兰(山)”说起。

“贺兰(山)”(-e -an)是古代名山。脍炙人口的宋代岳飞《满江红》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得句子,但这却不是“贺兰(山)”的最早出处。《汉书·地理志》“廉县,卑移山在西北”,这里的“卑移山”就是贺兰山(卑移,犹卑羽、卑犹,高山之意。另文阐释)。隋开皇三年(583),河北郡公赵仲卿“以行军总管从河间王弘出贺兰山”与突厥部作战(《隋书·酷吏·赵仲卿传》)才出现“贺兰”一名。“贺兰”是什么意思?“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元和郡县志》卷四《灵州·保静县》)“驳马”,有花斑的马。胡三省《资治通鉴》注说即匈奴“贺赖氏”。《辞海》以为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以贺兰名山。据精通蒙古语的人讲,蒙古语并没有这个说法。

岢岚(-e -am):与“贺兰”关联的还有“岢岚”。《玉篇·山部》:“岢岚,山名。” “除使持节都督建州诸军事建州刺史,转离石大都督、岢岚领民都督、黑水领民都督。”(《〔北〕齐故定州刺史太尉公库狄顺阳王墓铭》)或作“㞹岚”、“可岚”、“苛兰”、“可兰”等等。

皋兰(山):在兰州附近。汉代有两处皋兰山。一在今兰州,一在今张掖附近,即合棃(山)。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金钰铭(1958~2012)先生说“皋兰”是匈奴人“河”的意思,蒙古人至今有如此说者。

如果按照我们“ang→an→a”、“am→an→a”的思路去发现他的上下游,于是就得到如下一些词目——

穹隆(-ong -ong):“天穹隆而周乎下。”范望注:“穹隆,天之形也。”(汉扬雄《太玄·玄告》) “旁薄立四极,穹隆放苍天”张铣注:“穹隆,天之形。”(《文选·陆机<挽歌诗>》)

穹窿:山名。位于姑苏西部,为苏州第一名山。 “少尹少尹公旧雨,公应抑损鸣谦冲。挥谈麈,馆娃宫,赊月色,石湖东。画读峰峦最高处,拨云还复登穹窿。”(清刘大观《玉磬山房诗集》卷十《怀州三集》之《罗汉卷子为金少尹植题》诗)

穹庐: “匈奴父子同穹庐卧。”颜师古注:“穹庐,旃帐也。其形穹隆,故曰穹庐。”(《汉书·匈奴传下》)。还有“康浪(山)”(在鄱阳湖中。亦名抗浪山)、“嵻㟍”(《集韵·唐韵》:“嵻,嵻㟍,山名,在西羌。”)、“㟍”、“崆巄”、“崆㟅”等数十条。

桄榔(-ang -ang):高大乔木。《玉篇·木部》:“广志云:桄榔树入㯶叶。”倒转来就是阆闶、狼犺、圹埌等。这是“上位”。

中间的就是“昆仑、干栏、勾栏”等等。

昆仑(-un -un):“骑都尉刘张出敦煌昆仑塞”李贤注:“昆仑,山名,因以为塞。在今甘肃酒泉县南。山有昆仑之体,故名之。”(《后汉书·明帝纪》)

昆崘:《集韵·魂韵》:“崘,昆崘,山名。或书作仑。”。还有其他几种写法,不一一。倒转来,就是“岚嵅”(-am -am) 、(《玉篇·山部》:“嵅,岚嵅,山名。”)嵚(-im -im)、“崘”、 “崘菌”、 “ 嵂”、“侓魁” 等,也有数十条。因此,可以组成——

穹隆(-ong -ong)……→昆仑(-un -un)……→贺兰(-e -an)……

这么一个演变链了。我们看,“歌乐”、“歌罗”、“哥罗”(大小哥罗山在黔江)以及他的变体“高乐”(在湖北咸丰)、高罗(福建漳州),以及“祁连(山)”:“匈奴失祁连山,歌曰:‘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佚名匈奴歌。《史记·匈奴列传》司马贞索隐引《西河旧事》。“焉支”,红色,另文阐释)、“硣磟”(《集韵·爻韵》:“硣,硣磟,山势。”)等等正好在“贺兰”的位置上。胡昌健先生说“歌乐”源于“仡佬”,而仡佬族又恰恰是山居民族,说明“仡佬”与“(高)山”关联。这不,顺带把“仡佬”之得名也弄清楚了。“干栏”式建筑之“干栏”,宋代演出场所“勾栏”等等,统统可以放在这个链上而无需解释即明白其含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义项——“高”。因此:

穹隆 穹窿 穹庐 桄榔 榔槺 圹埌……;阆闶 狼犺 岭嵤 ……→干栏 干阑 干兰 昆崚 昆仑 昆崘 堀伦 廓落 郭落 合棃 阁栏 黑赖 屈兰 曷剌 葛獠 仡佬……;岚嵅 嵚、 崘 崘菌 㠣崌 崌 嵂 侓魁……→皋兰 高栏 高乐 歌良 歌乐 歌籁 歌罗 哥罗 构栏 勾栏 勾阑 㟉 岣嵝 岣嵧 句漏 岢岚 㞹岚 可岚 贺兰 㠏 祁连 (山孝)嵺 硣磟……;梟窂 廖(⺩孝) 廖(土孝)……”

这一组系词语,可以网络几十上百条“k、h-l”/“l- k、h”声系词语。他们到底是南方少数民族语,还是北方突厥语系,可以研究,但它们共同的“高”义项则是明显的了。

最后说一说“恐龙”。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将一种蜥蜴或爬行类动物化石命名为““dinosaur”,源自希腊文deino(恐怖)、Saurosc(蜥蜴),日本人译为汉字“恐竜”,即“恐龙”。译者的隐含义亦恐怕与“长、大、高”有关,也就是说“恐龙”含有“高大”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