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两口育儿(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很多的影视剧中,为了营造戏剧冲突,经常会让剧中的父母,在自己两个孩子中间做出抉择。

记忆最深的就是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一幕:

地震过后,在面对儿子和女儿一起被压在地下,并且只能救一个的情况下。母亲只能痛苦的选择了小儿子,哪怕他此时一只胳膊已经废掉了,也只能舍弃女儿。

为什么父母总是偏心一个孩子(孩子都是亲生的)(1)

因为在她的认知里,她的丈夫为了救孩子已经去世了,如今家里只剩下一根独苗,哪怕女儿是自己亲生的,也不得不选择让儿子活下去,延续家里的香火。

在现实生活中,相信这也是大多数母亲都会做的选择。

尽管女孩最后活了下来,在电影结尾也原谅了母亲,但是母亲对她的愧疚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而在母亲选择救弟弟的那一刻,女孩内心的伤害也是无法抚平的。

为什么父母总是偏心一个孩子(孩子都是亲生的)(2)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多的家庭也会遇到关于选择的问题,虽然面对的问题不至于是在生离死别的大事上,但是父母在选择时的行为,也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都是亲生的,为什么父母还会偏心?

细究起来,这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何为“偏心”?

偏心,其实就是“心偏了”。有人为合理化自己的偏心行为,会从生理角度进行辩护,说:因为人的心脏本来就是偏的,所以才有偏心这种行为,这恰恰符合人类特性。

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强词夺理,但是汉语中“偏心”这个词,还真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引申出代表着对某人或某物的偏爱。因此,现实生活中就会出现“既然有的被偏爱,那么自然就有的不被爱”这样一种感情分配不均的情况。

为什么父母总是偏心一个孩子(孩子都是亲生的)(3)

人本来就是情感的综合体,偏心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的。

尤其是在孩子年幼,正是培养其三观的时候,家长的一些偏心的行为,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内心,对他的性格养成也起不到良好的作用。

偏心的原因

偏心的原因分为很多种,有的家长是根据孩子的性别和出生的顺序,也有的家长是根据孩子自身的强弱……无非就是这几个原因所致:

(一)性别歧视型。

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封建社会父权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占据了主流。因为在这种文化氛围里,男性是权力的象征,是自己血脉的延续。

为什么父母总是偏心一个孩子(孩子都是亲生的)(4)

(二)重视第一个。

“嫡长子”“嫡长女”文化,已经成为儒家社会的一种民族基因,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影响。

在传统儒家文化里,长子/长女作为第一个诞生的孩子,被寄予家族厚望。不仅能享受众心捧月的爱,更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甚至这在很多家庭中,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一种偏心。

为什么父母总是偏心一个孩子(孩子都是亲生的)(5)

(三)对强者偏爱。

如果处于有限的家庭资源里,父母可能会更愿意把资源给予孩子当中能力最强的人。

因为根据丛林法则,优胜劣汰之后,强者更能存活下来,延续子孙后代。而且偏爱强者,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作为强者的孩子,能让父母获得更多的投入回报,能够更加满足父母的虚荣心。

(四)对弱势者的偏爱。

这个弱势可以是年纪小,也可以是身体不好等。

因为孩子处于弱势,需要家长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同时也更能激发出父母的补偿心理,形成偏爱的举动。加上传统的尊老爱幼的文化,父母会天然地让老大去迁就小的。

为什么父母总是偏心一个孩子(孩子都是亲生的)(6)

偏心带来的后果

父母的区别对待,往往会让自己的所有孩子都受到伤害,这些伤害或大或小,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从小的方面来说,为了家庭和睦;从大的角度来讲,为了社会和谐,为人父母这都应该要好好检视自己,合理分配自己对孩子的爱,不要过分偏心。

【暖心寄语】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只不过有时候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为了营造和睦、融洽的而家庭氛围,父母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过分偏爱其中某一个孩子。

就算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多照顾其中一个孩子时,也要做到耐心和另一个孩子解释,让他明白你这么做的原因。相信他在你的沟通下会理解你的这种行为,或许他也可以帮你分担一些。但是要注意,不要因为一个孩子,而过分忽视另一个孩子,否则,哪怕就算他能理解你,但是内心也是会感到所不平衡的。#母婴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