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全网的“爆梗女王”李雪琴

身上有几个极具反差的标签

北大学霸、搞笑段子手、

抑郁症患者

这个给观众带来无数欢笑的姑娘

自曝曾一度抑郁到割腕自杀

身边有没有无语的同事(同事的反应却让我慌了)(1)

李雪琴:我浪费1小时加班时间自杀,没死成

心理学专家表示

一个遭受抑郁折磨、内心痛苦的人

是有可能看起来

轻松开朗的、爱说爱笑的

但是!

有些又颓又丧、整天愁眉苦脸

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的人

却有可能只是单纯的丧而已

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

//

对着评定量表自测抑郁后

她第一时间去看了心理科

//

问她三句话,她才懒洋洋抬起头瞟了头儿一眼,把手上的材料递了过去,一句话不说。

张小花(化名)的郁闷已经有半年了。单位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收入却今非昔比;丈夫每天忙得几乎不着家,回到家没说上两句话就是火星撞地球;最近刚刚进入初中的女儿功课下滑,也不太听话,开学第一天回来就说不想上学了。

烦心事一件接着一件,颈椎病也犯了,晚上失眠,白天无精打采,工作效率直线下降。整天愁眉苦脸,累得多讲一个字的力气都似乎没有。

“小花得了抑郁症!”

“你知道吗?张小花好像抑郁了!”

“你跟她关系好,你去安慰哈,张小花最近抑郁了!”

……

……

同事们私下的这种说法,让张小花心里一惊:我只是不想理你!你却说我是那个病……在网上找来抑郁症的评定量表一做,抑郁分数爆表,结论还真的是:抑!郁!症!

张小花急忙赶到单位附近的武汉市优抚医院心理科求助。

霍云翔主任在详细的问诊过后,又让她做了甲状腺功能等相关实验室检查,最后排除了抑郁症。

霍云翔判断:张小花的现状只是有过分的疲劳,叠加一系列紧迫的负性社会生活事件,使得情绪水平急剧下降,达到了抑郁症的“程度标准”。然而一旦解除了上述的压力情境以后,她的负面情绪会自然缓解。这种看上去近似抑郁症的现象,不需要医疗干预。

//

心理学专家:

不是有抑郁症状就是得了抑郁症

//

抑郁症,看上去只是一个情绪的问题,但其实有比较严格的诊断流程和标准。不是有抑郁症状就是得了抑郁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抑郁症病区主任白汉平表示,高压职业患者多产生在20-50岁的中青年人群。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多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工作走神,执行功能受损,精神运动速度减慢,难以应对人际及职场关系,严重影响家庭和职业发展等,需要自身和家庭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关注。

但是,生活中的抑郁和抑郁症有很大区别。

日常所说的抑郁大多是指抑郁情绪: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情况时,感到悲伤、孤独或沮丧,这是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丧失、挫败、困境的正常反应。

心情不好,就是抑郁症吗?

戳图了解

身边有没有无语的同事(同事的反应却让我慌了)(2)

身边有没有无语的同事(同事的反应却让我慌了)(3)

身边有没有无语的同事(同事的反应却让我慌了)(4)

身边有没有无语的同事(同事的反应却让我慌了)(5)

身边有没有无语的同事(同事的反应却让我慌了)(6)

记者 | 毛茵

制图&封面 | 马晶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