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导读: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如今却高价从国外进口,为何不发展种植?

日常生活中也常听人说起,人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而在过去,我国的粮食作物确实非常的丰富,既有“五谷”这些主要的粮食作物,还有各种各样其他的小众的作物。

特别是在以前粮食产量低,更是要种植各种杂粮,这样到了关键时候也能发挥大价值。

现在的粮食都是谁来种的(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1)

那你可知道,在最初的时候我国种植的可不只是“五谷”,而是“六谷”,即在当时有六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但是后来有一种被淘汰了,慢慢的没人种植了,于是就形成了后来常说的“五谷”了。

但如今这种被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如今却在国外发扬光大了,并且每年还高价从外国进口。那为何不发展种植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老的粮食作物——菰米

现在很少人知道菰米了,一般关注养生的朋友们可能对它比较了解。在早些年微商开始红火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售卖菰米,说它是从国外进口的“野生稻米”,营养丰富,但是售价也不便宜,普遍都要数十元一斤,贵的更是要百多元一斤,因此也被网友们称之为“土豪米”。

现在的粮食都是谁来种的(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2)

但实际上菰米并不只是国外才有,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种植了。

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菰米了,在当时它和小麦、水稻、稷子和黍子等都是十分常见的粮食作物。在周朝的时候,因为它的种植面积和其他的粮食作物一样广,还被并称为“六谷”。

现在有些商家说菰米是野生大米,野生米,实际上这个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它和我们常吃的水稻是不同的作物。菰米在古代多叫它雕苽、雕胡、菰粱、安胡等,它是禾本科菰属的中国菰的颖果。

这种粮食作物要比我们常见的大米更为细长,并且它可不是白色的,因为富含菰红素的缘故,一般都是深红色的颗粒,看起来还有点像细长的铁钉。不过它和水稻的习性差不多,也爱在有水的环境生长,常生长在池塘、沼泽、水田边及湖泊浅水区域。

现在的粮食都是谁来种的(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3)

不过在后来,菰米就逐渐不受重视了,尤其是在进入到唐朝中晚期以后,它已经不再当成粮食作物种植了。

原因是菰米这种植物很容易感染黑穗病,而它是有较强传染性的,一旦感染了就无法开花结果,同时其他的植株也会因此而不能结出果实。也是从这以后,菰米就从“六谷”中被生生的除名了,余下的就是后来的“五谷”了。

为何我国如今不发展种植菰米?

在这些年关注养生的人越来越多,而菰米就因为其他的长相,在市场稀有,再加上营养丰富的优势,于是就有人发现了商机,纷纷从国外引进它,然后高价卖个一些消费者。

现在的粮食都是谁来种的(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4)

笔者查阅了一些电商平台上的菰米,便宜一点的要五六十元一斤,贵的百元一斤的也有。如此昂贵的价格,实在是有点吃不起,估计这也是一些商贩“欺负”消费者不识货。给它贴上了“进口货”的标签就来卖高价了,殊不知这是我国老祖宗早就淘汰的粮食作物。

有些网友估计会好奇了,既然菰米的价格如此昂贵,我国每年还从国外高价进口,那为何不继续发扬种植呢?

其实在很多南方地区依然也有人种植菰米这种作物,只是和国外的不一样,他们都是把它当粮食作物种植,而目前我国则主要是当成蔬菜来种植了。也就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茭白”,在笔者的家乡这边也叫它“高笋”,它还是“江南水八仙”之一,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

现在的粮食都是谁来种的(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5)

之所以大量种植茭白,却不当成粮食作物来种植了。一方面的原因是这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黑穗病,这样的话其产量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何况现在我国的粮食作物非常的丰富,而它们的产量都要比菰米高得多,自然就要比种植菰米更划算。何况把它当成茭白来种植,经济效益依然不低。

其次,菰米的产量低,口感也并不好,不太适宜当常规粮食作物来食用。菰米这种作物虽然适应能力很强,抗病性也强,但是它的产量却并不高,而且这种作物一般都是分批成熟的,采收起来也很麻烦,人工成本方面会大大提升,这也就意味着经济效益低,农民就不太愿意种植。

现在的粮食都是谁来种的(老祖宗淘汰的粮食作物)(6)

同时菰米吃起来口感并不好,相比于在我国当成主粮的水稻、小麦而言,菰米的口感差很多,偶尔吃一下还可以,如果经常吃还是难以下咽的。因此虽然市场有需求,但是需求量不大。而从国外少量进口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了。如果发展种植的话,到时候销路又将会是一个问题。

写在后面

现在有些商家从国外高价进口菰米,然后把它包装成为“野生大米”、“野米”,说它是绿色、纯天然的粮食作物,其实就是瞄准了一部分人追求健康、养生的需求。

但真正识货的人都知道,它就是我国古代的菰米,是数百年前就被老祖宗抛弃的粮食作物。如果真的有那么好,之前也就不会被淘汰了吧。所以有些网友评价说,这明显就是割有钱人的“智商税”。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你们吃过这种“土豪米”吗?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