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布依族芝麻(安吉报福手工芝麻浇切片)(1)

  报福镇洪家村有三家手工制作芝麻浇切片的企业,也是安吉唯一的生产基地。他们每年中秋节过后开始生产,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左右,产品畅销长三角地区。

  据了解,做芝麻浇切片的原料很简单,是芝麻、白糖、麦芽糖三种,生产也是纯手工。

  近日,笔者走进报福镇洪家村安吉志勤食品厂生产车间,只见一位女工人将白糖、麦芽糖按一定比例配置后放在锅里熬制,待糖熬成糖水并“噗噗”冒气泡的时候,她赶紧将糖水倒入装满熟芝麻的筐中。

  一位男工人用两根木棍迅速搅动糖水,直到糖水沾满芝麻。只见他抓了一把芝麻洒在案板上,用一把长方形的薄刀片将芝麻碾碎。一切准备就绪,他快速用双手捧起芝麻糖球放在芝麻碎上面。

  “烫吗?”“糖要在150度的时候才会融化,尽管糖水沾满芝麻,但还是很烫,所以必须快速将芝麻糖球放在案板上,否则手还是有被烫伤的可能。”男工人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个滚筒将芝麻糖球向四周碾压,直到将案板上的芝麻糖球碾压成一毫米多的薄片,他再用滚刀横竖各滚一道,就切成一块块长方形的芝麻片,男工人将整块芝麻片推到一边,坐在案板旁的一位女工人熟练地将芝麻块用手一折、一敲,自然断裂成小块的芝麻片,到这时,芝麻浇切片就做成了,接下去就是包装了。

  笔者发现那些包装工人手很灵活,一抓就是5块或者是6块,然后用食品包装纸包好。企业老板吴志勤介绍说,这些都是散称的,所以一小包究竟包几块问题不大。

  整个生产过程全部都是手工制作。新鲜出炉的芝麻浇切片拿在手上还有热感,闻上去挺香的,尝一块、咬一口,“嘎嘣”脆,香甜,让笔者回味起小时候的味道。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相对较匮乏,零食很少,有糖吃就不错了。那时候能看到一些小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冲管糖、糖麻蛋等,还有芝麻浇切片,这些都是芝麻和糖做成的。

  吴志勤告诉笔者,他们老家就是义乌人,爷爷这辈迁移到安吉之后,也带来了这门手艺。“我16岁就跟爷爷做冲管糖、糖麻蛋,芝麻浇切片是后来的手艺。”吴志勤说,目前长三角地区手工做芝麻浇切片的就报福镇洪家村三家企业,而且这三家企业都是自家兄弟、亲戚办的。

  “我看见你们企业有一台机械设备,为什么不用机器生产?这样产量不是更大吗?”笔者不解地问。

  “我们试过,机器生产的芝麻浇切片咬起来不脆,有点硬。所以就不用了,还是用传统的手艺比较好。”吴志勤说,“别看这技术不难,一看就会,其实每个人只懂一项是不行的。比如我教会你熬糖,却不会滚芝麻片。曾经外地有人在我企业挖去一个骨干工人帮他做芝麻浇切片,结果失败,企业倒闭。”

  做任何事贵在坚持,吴志勤三代手工制作芝麻浇切片,在长三角一带已经小有名气。现在报福洪家的手工制作芝麻浇切片已被列入“安吉县非遗产品”,希望传承能让儿时的味道更加久远。

来源:安吉新闻网 | 作者: 文/摄 童思源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