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精细化内控管理(攘外必先安内加强内控管理)(1)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众多企业一直都将市场营销放在首位,以营销为龙头,以期用销售拉动其它各项工作的管理提升,这种模式过于注重营销模块,属于“先攘外后安内”的思路,然而面临逐年递增的各项运营成本,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深练内功何来抢占市场的能力?就如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新球集团一直以来坚持通过引进人才、规范各项流程以及加大培训与督察力度等途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总体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攘外必先安内”的思路,这也是一个企业朝精益化管理、高效化管理的必经之路。企业只有不断的加强内控不断提高各项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才能有可能去占领市场,才能让企业得到良性的持续发展。

如何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效的加强内控管理一直困扰着企管人员,内控管理中最基本的模块是内部环境的改善,其中人力资源及监督审计模块则是重中之重。企业应不断的优化组织架构设置及权责分配,逐步加强内部督查与审计,同时创建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

一、有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

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让人力资源管理的各大模块有利于企业高效运营与利润最大化,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的。在具体实施中必须有大局观,要了解行业特点、人力市场行情、行业人力资源特征、企业管理问题的共性与个性,通过调研、分析和总结,制定符合现状和规划的人力规划方案。

1、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及权责分配

(1)适应:组织架构的调整必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和管理需要,不能直接照搬别人的模式,应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拟定优化调整方案。

(2)适时:当企业的规模发生变化或原有部门、岗位的设置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的需求时,可实施与之相匹配的组织架构优化方案,并且调整周期不能过长,否则会打乱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3)适才:优化调整方案应充分考虑到是否有合适的人才来优化调整,是否能最大限度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是否发掘现有人才的潜力,是否能最大限度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

(4)分工清晰权责明确:改进不协调的组织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部门之间是协作的关系,以预防或规避部门间可能存在的摩擦关系,优化的结果应该是部门职能清晰、权责明确,只有这样部门间的管理联系与工作协调才能有效开展,公司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执行。

(5)设置良好的晋升通道:部门及岗位的设置要与培养人才并给其良好发展空间相结合。优化调整部门和岗位时,不能为了照顾人情关系,设立人情部门或岗位,必须因事设岗绝不可因人设岗,应将部门、岗位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树立“企业是个人的发展平台”的理念,以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引进人才——注入新鲜血液

以前市场上的竞争主要是以销售为主,企业高层永远都把销售量放在第一位,现在企业间的竞争则主要是在人才与人员素质方面的竞争。企业不能仅仅单纯的站在确保人员稳定性的立场去考虑人力资源管理,应为确保企业的活力,在缺少相应的人才时企业便会从市场上招聘人才,为企业的发展不断的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不定期对员工进行考评,适时淘汰不能与企业同步发展的人员,通过招聘来更新人才,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为企业不断提升内部员工的个人素质和集体素质提供保障,为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资源。

3、适时开展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必须拿出新的资本去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对于员工的培训是不可缺少的,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培训,员工的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处事能力都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提高,以期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可以通过培训灌输价值观、行为规范等,以创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4、绩效考核与薪酬福利管理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通过对员工的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效率、工作责任心、工作完成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估,来确定对员工的奖惩,对于优秀的实行褒奖与提升,相对较差的则实行惩罚、培训、调岗或辞退。要让员工有强的责任感与危机感。依据市场薪资水平针对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定期修正薪酬方案,确保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薪资分配制度切实的执行,杜绝出现“大锅饭”或调薪为亲的现象。

二、完善督查审计机制及风险控制系统

内部的监督审计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以此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针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改进的过程,其中成本管理、风险控制、企业目标管理等模块均可有效的利用该机制去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督查组织应定期对企业对外合同、招投标工作、安全管理以及用工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督查或审计,检验相关工作的合规性、合理性,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然后交相关部门去实施改进,企业只有做好了这个管理的循环才能切实有效的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及促进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