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刚曾经说过: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实际上,流氓有文化,让人更可怕。

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会唱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1)

在战场上,武将之间挥刀舞剑,性命相拼,看起来血腥残酷,然而,文人在宫廷上的斗争丝毫不落下风。尚未见硝烟,人头已落地。手段的多样化、隐蔽化远胜于斯,且大部分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让人防不胜防。

这方面突出的例证当属韩非与李斯了。

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会唱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2)

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会唱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3)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曾与后来在秦国飞黄腾达的李斯同为荀子(荀况)的学生。

李斯(公元前284-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与韩非为同门师兄弟。

韩非自幼口吃,不善讲话,但很会写文章(这一点连李斯也自愧不如)。韩非综合了商鞅的“法”治,申不害(公元前385年-337年 ,亦称申子,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之一,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的“术”治,慎到(约公元前390-315年,亦称慎子)的“势”治,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合一的、强调极端专制主义的法家理论,对秦王朝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从古至今,文人相轻。韩非的同门师兄弟李斯对此极为不爽。《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字面意思就是,韩非到了秦国,秦相李斯嫉妒韩非的才能,不断在嬴政前诋毁师弟,致使嬴政将韩非关进监狱,服毒自尽。

文人相轻,古已有之,兄弟相轻,何至于此。知识分子之间的倾轧并不比武官之间的斗杀来的善良,这也为以后两千多年血雨腥风的知识分子相互斗法、自相残杀提供了范例。千百年来,当流氓有了文化,斗争起来更加令人毛骨悚然,防不胜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