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句调侃人的玩笑话,叫“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初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我对此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概念,直到我了解了一些苏轼的趣事,对于这句话才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苏轼的智商(朋友生了个大胖小子)(1)

说起苏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宋代文坛顶尖高手,我们在课本中没少学习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大都文风纵横恣肆,豪放自如,表现出来大多也是自己洒脱豪放的性格,就像“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样的洒脱豪迈,也让他身上被蒙上了一层朦胧的仙气,就像李白被称为“诗仙”一样,苏轼也有个“苏仙”的称号。

苏轼的智商(朋友生了个大胖小子)(2)

但这样的形象显然是带有滤镜色彩的,说到底苏轼也只是一个才华斐然的“普通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不过洒脱毕竟是苏轼性格中的主旋律,所以遇到不开心的事,他总能凭借强大的自我调整能力来扭转自己的心态。在生活中他表现出来的都是乐观幽默的那面。

就像他平时和苏小妹相处,两人也是实力“互怼”,因为苏小妹额头比较高,他就打趣“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苏小妹对此也是针锋相对,因为苏轼脸比较长,她便回怼“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可以说苏轼的幽默真不是吹的。

苏轼的智商(朋友生了个大胖小子)(3)

不过有些时候苏轼的幽默却会稍微有点“流氓”。就像他曾调侃好友张先八十多岁纳年轻小妾的那句“一树梨花压海棠”,虽然现在有些人认为这并不是苏轼的原诗,称原诗并没有流传下来,但是他写诗调侃张先这件事却是真的。而且当时苏轼和张先是好朋友,以苏轼一贯的性格,写首“荤素不忌”的诗调侃张先还真是非常可能。不信就来和笔者一起看看面对好友生个大胖小子,苏轼又是怎么“耍流氓”的。

《减字木兰花》

(余过吴兴,李公择生子,三日会客, 作此词戏之。)

惟熊佳梦,释氏老君亲抱送。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多谢无功,此事如何着得侬。

苏轼的智商(朋友生了个大胖小子)(4)

这首词的序言已经说明了当时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公元1074年,苏轼路过吴兴,正好遇到好友李常生了个大胖小子,举行洗儿宴,苏轼也参加了此次宴会。作为大文豪,在这样的场合,难免要有应酬之作,不过因为他和李常并不是泛泛之交,而是关系十分要好的朋友,于是苏轼一高兴便送了好友一首趣词,不仅有趣而且任性,完全发挥出了“损友”的特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有文化的“流氓”。“作此词以戏之”也说明了这其实就是一首玩笑之作。

苏轼的智商(朋友生了个大胖小子)(5)

这首词上阕是对于好友李常喜得麟儿的夸赞。前两句化用了杜甫《徐卿二子歌》中的诗句,是恭贺好友好梦成真喜得贵子,而且这是天赐麟儿,是神佛抱送而来,可以说给足了好友面子。后两句则是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这孩子很是健康强壮,虽然刚出生但气势强盛好似能吃头牛,这一句是化用《尸子》中的“虎豹之驹,虽未成纹,已有食牛之气”。

下阕则是对于洗儿宴热闹场面的描写,同时也调侃了好友。古代的洗儿宴,有钱人家在宴会上会给前来道贺的宾客散发洗钱喜果,叫作“利市”,而李常家的洗儿宴也是如此。描写完热闹的场面,苏轼便直接对着好友开始“耍流氓”,首先他感谢了好友的宴请和利市,不过却说自己这是无功受禄,毕竟生儿子这件事怎么可能有他的功劳。

苏轼的智商(朋友生了个大胖小子)(6)

不得不说苏轼这话说得确实有点“欠”,由此也不难看出苏轼和李常的关系莫逆,要是一般朋友说这种话怕是早就被主人家扫地出门了。不过这后面两句也非苏轼首创,在《笑林》中有一段记载,晋元帝生子大宴群臣,宴会上殷羡谢便说“臣等无功受赏”,当时皇帝笑着说“此事岂容卿有功乎”,而苏轼显然是借鉴了这一故事。

了解了关于苏轼这样的趣事,我们再去看他,就会发现他的形象并不是大家带着滤镜看到的那样冷冰而又呆板,他是真实存在过,有血有肉有情也有幽默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