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能动性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呈现总体遏制)(1)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奥蓝 摄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奥蓝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8月27日电 (李爱平 奥蓝)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委书记杨博27日在内蒙古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阿拉善盟生态环境呈现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变化。

杨博进一步解释,该盟连续五年每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00万亩,其中梭梭林种植面积达到508万亩,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建成长350公里、宽3—20公里的锁沙阻沙林带,在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建成长110公里、宽3—15公里的锁沙阻沙林带,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干涸十年之久的东居延海再现碧波荡漾景象,水域面积达到43平方公里。

在他看来,今天的阿拉善,正在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蓝天白云、山清水秀、草绿沙净、空气清新的阿拉善,受到人们的点赞。

杨博当天介绍说,该盟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83.3亿元和47.3亿元,较1980年增长506倍和517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407元和19854元,较1980年增长72倍和95倍。全盟市场主体由2012年的1.7万户增加到2018年的2.7万户,策克口岸过货量由900万吨增加到1400多万吨。

当天,杨博还对现场记者热情推荐了阿拉善盟的“历史”,他说,阿拉善是一个让人们耳熟能详、广为传颂的蒙古语,其汉语的意思就是“五彩斑斓”之地。康熙36年(1697年)设阿拉善和硕特旗,乾隆18年(1753年)设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伴随新中国成立,1949年9月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和平解放,此后曾五次变更隶属关系,1980年5月1日成立阿拉善盟。阿拉善盟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更是一块神奇、美丽的宝地,被誉为“苍天般的阿拉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