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仙女的传说与六十年甲子的由来,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七仙女是不是神话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七仙女是不是神话故事(七仙女的传说与六十年甲子的来历)

七仙女是不是神话故事

七仙女的传说与六十年甲子的由来

(作者:田全文收集整理)

七仙女私自下凡与董永婚配后,玉帝震怒,强逼回天庭,七仙女看着被雷神震昏的董永,心中五味杂陈,十分伤心,如果违背玉帝旨意,他们就会加害董永,为了保护董永,七仙女只得同意回天庭,临行前,七仙女咬破手指,扯下一块衣巾,迅速写下几行字后,把衣巾放在董永怀中,随帝吏伤心而去。

一个时辰后,董永醒来不见娘子,捶胸顿足、呼天而悲,叹自已身世飘零,父母早亡,食无片瓦,今遇七女,感念良缘佳配,妻贤才干,抵还欠债,夫妻从此比翼双飞,幸福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怎知大祸至,夫妻从此别离。

董永撕心痛哭,少倾起身伸手到衣中摸汗巾试泪,扯出白巾一张,只见上面几行字乃妻子行前所书,字字滴血,字里行间道不见生离之痛,望夫君多多保重,天规森严,此生已无緣再见,所怀孩子,待来年生下,放在门前大树上的喜雀窝中,望将其抚养成人。

冬去春来,花开花谢,枫霜叶落,已至初秋,自七仙女被逼回天庭后,董永万念俱恢,本想寻死,一了百了,但看到妻子留下的血泪巾条,期盼孩子成为了他唯一的希望,每天都要看着老树,在门前默默守望,盼望孩子的到来。

是夜,董永又坐在门前看着风吹动树枝,随风摆动,默默沉思,不知不觉打起盹来,梦中只见七仙女向他走来,怀里抱着婴儿,大叫一声“夫君”,你还好吗?我给你送孩子来了,董永口里呼着“娘子”起身相迎,只听见“咚”的一声,一头撞在地上,董永感到一丝疼痛,用手摸了摸头,起了一个小疱,方知是梦,回忆梦中情景,又添悲伤,心想今已近秋,是不是爱妻托梦于我,孩子已生。

第二天,天刚朦朦亮,只见几只喜雀叽叽喳喳绕着房屋叫个不停,喜雀的叫声把董永从梦中惊醒,董永心想,今日喜雀起得这么早,之前从来没看到过喜雀绕屋叫过,董永回忆起昨晚的梦,莫不是爱妻真的把孩子送来了,迅即翻身起床,穿上衣服来到门前树下,抬头看去,只见几只喜雀围着雀窝叫个不停,时而远、时而近,有两只喜雀紧跟着董永,一会贴身,一会抓头,好像是告诉他有什么喜迅一样。

董永慢慢爬上树梢,接近雀窝,看到用锦被包着一白白胖的小孩正在熟睡中,董永大喜,伸手慢慢从硕大的雀窝中抱起孩子,十分小心的从树上下来,一群喜雀叫得更欢,簇拥着董永把孩子抱回了家,方知是男婴。

至此董永像变了一个人,整天围着孩子,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孩子侍候得十分周到,董永把孩子取名“董天”,寓意董家人在天所生的意思。

寒来暑往,时间飞逝,孩子已到三岁,董天毕竟是仙女所生,半岁时就开始说话,比邻家孩子懂事多了,三岁时,被村里的大孩子带到私塾去玩,孩子们些去课堂听课,董天就在门外玩耍,私塾先生在里面教一句诗词歌赋,董天就在门外跟着吟读。一日,私塾先生见门外天天都有一小孩,手扶门框朝课堂伫立张望,先生安排好学生背诵“诗经”,独自走出课堂来到董天身后,轻轻拍打董天头顶说,“孩子,家住那里”,董天回答“住董家庄”,先生复问“你父何名”,董天回答“董永”,先生释然,私塾先生姓张,乃世外高人,据传他也曾是天庭小吏,专司所有织星的工头,因偷窥织女洗澡被贬入凡间,后入道精修,熟晓朱子百家,天文地理,期望有朝一日再回天庭,永做神仙,故入塾执教,坐等招回。

私塾先生听了董天的一番言语,心里已知十有八九。学生放学后,夜暮降临,张先生来到董家庄,走进董永家门前,看着这破烂不堪的茅屋,心中唏嘘不已,因七仙女被逼回天庭后,董永悲伤过度,已无心于家,皆因七女留下的巾信,才激发了他活下去的希望,今七女送子而来,董永满心欢喜,立誓将其抚养成人,不再续弦 ,由于把精力都放在了抚养董天上,没有多余时间挣钱修房,只可聊以度日,董永看着渐渐长大的董天,也乐在其中。

少倾,张先生敲门而入,自报家门,董永请张先生坐下,端来热水递给张先生,方问其来意,张先生说,近来董天一直在私塾门口玩耍,经常凝望静听课堂,似有入塾就读之望,董永说,因家贫无钱,等董天稍大点再筹钱送他读书,张先生说,董天聪明,你可送来私塾读书,我不收你一分钱,董永说“不可,不可,先生以执教为生,我且可乱了规矩,张先生说,我与董天有缘,愿将毕生所学教与他,董生勿要推辞,就这样定,明日你把董天送来,董天听说明天就可入塾读书,高兴得跳了起来,董永一再推却,张先生说完,起身告辞,董永只得起身相谢。

第二天一早董永送董天来到私塾,当着张先生告诫董天,一定要听先生的话,好好读书,董天懂事地点点头,董永说完再次谢过张先生而回。

从此董天就和他的那些大朋友一道在学堂读书,倒也专心,加之之前董天在学堂外偷学已有些日子,久而久之,董天居然对私塾先生教的古诗古词都能记得,今正入课堂,不几日已倒背入流,比其他学生都要熟练,张先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甚叹仙女所生就是不凡,多有深奥之词句,稍及点播,董天并能理解。

自入私塾,董天更加活泼玩皮,人人都称他为“无娘儿”,一日下课后,学生都外出玩耍,唯独董天一人坐在桌前沉思,同学们喊他出去玩,他也不去,张先生进屋收拾课案,见董天在座位上发呆,张先生近前轻拍董天问,“孩子,今日为何一人久座”,董天抬头望着张先生,满眼噙泪说,“先生,同学们都喊我“无娘儿”,为什么他们都有娘,我的娘在那里”,张先生凝思良久,告诉董天说“孩子,你是有娘的,你的娘在天上,是了不得的神仙”,张先生一五一十把七女私自下凡与其父董永成婚,买身赎债,后玉帝知晓,将七女逼回天庭,七女在天庭生下董天,送给董永的事告诉了董天。

董天惊诧地问,“先生,我娘在天为仙,我怎么才能见到他”,张先生沉思,这是天机,不可泄漏,如泄必遭天遣,我本天庭小仙,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在凡间这么多年入道修炼,期望能早上天庭,重回仙班,转而又想,如把七女行踪告诉董天,让他找到自已的母亲,七女能见到自已的孩子,皆是我的功劳,七女定会在天庭为我周旋,我定能早回天界,免去在凡尘受苦,想到此,方释然,遂告诉董天说,每年七月七日,天庭准许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七月七日也是天庭的节日,仙家眷女热闹过节并可自由活动,故玉帝的七个女儿约定,在每一年的七月七日下凡到人间洗仙池去洗澡,董天问,洗仙池在那里?张先生说,洗仙池在昆仑山,其地也是仙家常来之地,昆仑山一年四季冰雪覆盖,洗仙池池水一直保持可体恒温无雪。

董天听先生说来,记在心里,光阴荏苒,不知不觉又过了两年,董天已近七岁,个头比十岁的孩子还高。

自张先生告诉董天母亲一事后,董天想见到母亲的欲望日趋强烈,一日,董天来到先生房中,先生问董天有何事,董天说,先生既知我母情况,今已近七月,距七月七日已然不远了,可否带我去见母亲?

张先生沉思良久,对董天说:好吧,我带你去;

时值夜暮降临,张先生来到董永家,对董永说,近日我要外出游学一段时间,想带董生一起前往,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长长见识。

董天也吵着要与先生一同前往,这都是张先生和董天之前约定好了的,叫董天不要把找母亲的事让董永知道;董永谢过先生,叹了一口气对张先生说,算了吧、我家贫如洗,那有盘缠给董生,张先生对董永说,这个你不必烦恼,老夫已准备妥当,只要你没意见,明早我就带董天出发。

董永随即答应,感谢张先生这几年来对董天的照顾,入塾来没收任何费用,时不时还掏钱接济董永,早已是千恩万谢,张先生别过董永回私塾收拾好东西,方睡下。

天刚刚亮,张先生带着董天就出发了,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昆仑山,是夜雪越下越大,董天思母心切,一路上没说半个苦字,张先生感概万千,深知一个孩子为了见到母亲的心情。

莽莽昆仑终年白雪覆盖,唯有洗仙池绿水如茵,当夜师徒二人找了个避风的石洞,拨开积雪,找来多年的积柴,燃起火星,将就了一夜,第二天天刚放亮,师徒二人翻越昆仑,至夜方到洗仙池,只见池宽数里,池内水雾迷漫,用手试之,温度适中,池边十步开外皆无雪盖,师徒二人列于池边,感觉到春天般的温馨,顿时忘了旅途疲惫,师徒二人倍感神清气爽,沿着池边来到池台,池台高出水面五尺,栏杆、阶梯均乃汉白玉铸就,身在台中,是觉仙气飘飘,张先生对董天说,这就是你母亲洗澡的下池处,董天默然,为明天就能见到母亲而高兴万分。

师徒二人稍息片刻,张先生对董天说,今夜我俩分开,安排董天就在池台旁隐蔽处过夜,交待了董天明天怎么做。张先生交待完毕,远离池台避于千步开外息下,是夜洗仙池水雾蒸腾,如梦如幻,张先生早已昏昏欲睡。

董天由于思母心切,毫无睡意,梦想着明日见到母亲后的情景,越发兴奋,如此,至午夜方睡去。

第二天正好七月七日,天刚朦朦亮,就见七只仙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七只仙雀飞到池台,依序下到洗仙池,在洗仙池中嬉逐,一会低空盘旋,一会蜻蜓点水,叽叽喳喳闹个不停,闹声把董天从睡梦中惊醒,董天把眼睛使劲睁开,看到洗仙池波光闪闪,少了些雾气,只见七只仙雀在池中追逐嬉水,甚是热闹,董天心想,这七只仙雀,究竟谁是我的母亲?董天正在沉思,只见两只仙雀游到池台,扑闪着翅膀,抖落着羽毛上的水珠,董天顺着池边靠近池台,只见另四只仙雀用翅膀慢慢扑打着水面飞临池台,还有一只仙雀慢吞吞地还在水中潜游,在池台上的六只仙雀扑掉羽毛上的水滴,相互梳理着羽毛,叽叽喳喳,好像彼此在聊天一样,少倾,六只仙雀抬头向池里的另一只仙雀叽叽喳喳一番,好似催促池中的仙雀快快上岸一般,池中仙雀回应了几声,不一会池台上的六只仙雀就飞走了。

董天看到此,想到先生昨晚的交待,已知八九,池中仙雀已是自已的母亲,又过了半个时辰,池中仙雀扑打着翅膀飞到池台上,只见董天几个箭步跃上池台,大叫一声“娘”,双膝跪到仙雀面前,仙雀一惊,立即现出人形,原来是体态轻盈,美丽动人的一位仙女,仙女稳了稳神,问跪在地上的董天:“你是谁”?董天一五一十把自已的情况告诉了七仙女,七仙女看着自已和董永的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而今天地相隔,悲从中来,两眼噙泪,母子相拥,恸哭失声,七仙女为董天试去泪水,携子回到天庭,带着董天前去叩见玉帝和母后,玉帝见到外孙,看着乖巧的董生,心内甚感愧疚,是自已拆散了董永和七女的这段姻缘,造成董天和七女母子分离,玉帝扶起董天左看看,右瞧瞧,爱抚有加;少倾王母娘娘驾到,七女带董天叩见母后,述说见到董天的前前后后,王母娘娘将董天拥入怀中,摸摸头,捏捏脸,赞不绝口,七女见父皇母后如此疼爱董天,心甚慰,见董天左一个外公,右一个外婆叫个不停,父皇母后争着抱董天,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自从董天到天庭后,玉帝和王母娘娘赐给了董天很多东西,让董天饱览了天界的繁华,七女、玉帝、王母娘娘对董天宠爱有加,任由其在天庭游玩。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董天在天庭已有了些日子,人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岁,虽然有些夸张,但天上一日,相当于人间一月;董天在七女、玉帝、王母娘娘的溺爱中逐渐长大,随着在天庭的时间越长,董天越来越淘气了,玉帝给他安排的仙师,教他念书,他也不好好读书,隔三差五到天庭闲逛,到处惹事生非,七女暗想,这样长时间让董天在天庭,也不是办法,不知董永在凡间怎样思念董天呢,想到此,让董天回到凡间的主意已定;遂前去叩见玉帝、王母娘娘,陈情将董天送回凡间,玉帝、王母娘娘虽有不舍,但七女言之有理,只得准了,玉帝知道董天能找到七女来到天庭,都是张先生泄露天机所致,今番董天要回凡间,玉帝赐与仙酒一瓶,令董天带回凡间感谢张先生;另赐与董天金银珠宝,回去交与其父董永置办房屋、田地好好为生:七女谢过父皇、母后回到家中,唤来董天,将送他回天庭的事告诉他,董天听后,也觉有理,与父董永分别这么长时间了,也想念父亲了,也就答应了;董天随后问七女,“母亲,我此一去,天上人间,何时能再见母亲”,七女沉思良久对董天说,“我有一物仙树种给你,每隔百步丢一颗,直到树子长成为指路标,你以后顺此标记,可随时来天庭,你也告诉你父亲,今生我俩再无相见之日,请他另览良家姑娘续弦,把这些金银,衣服鞋帽带与他,好好过日子”;董天谨记,一一答应。

第二天早上,董天叩别玉帝、王母娘娘,拜别七女,母子泣别,董天匆匆上路,按照母亲所嘱,每走百步丢下一粒树种,待丢第二粒时回头一看,之前丢下的种子已长成大树,董天走了数里,感觉这树百步有些远了,遂每隔十步便留下一粒,待他丢了一段路后,方回头,后面已然是一片森林,树木一根紧挨一根,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董天看后,跌坐在地掩面痛哭,叹息不止,感到今生再难与母亲相见了。

董天哭吧,起来继续赶路,不几日便回到董家庄,董永见到董天,看到董天已长高了很多,十分高兴,忘记了这几年对董天的思念,是夜,父子俩畅谈了一夜,董天把天庭的所见所闻一一告诉了父亲。

第二天饭后,董天来到私塾,张先生见到董天,甚是高兴,问董天,七女知道是我帮忙见到你母亲的吗?董天把七女送张先生的礼物和玉帝赐给张先生的仙酒,一并给了张先生。

董天走后,张先生还陶醉在玉帝和七女送他的礼物中,自感回天庭的日子已不远了,夜暮降临,张先生炒了两个下酒菜,拿来玉帝赐的仙酒,慢慢把玩了一阵,心想玉帝送给我的酒定是不同凡响,遂拨开瓶盖,只见轰的一声巨响,一股火光随着响声飞上房顶,室内火光一遍,左邻右舍听到巨响,纷纷走出房外,看到私塾火光一片,争先恐后提着水桶救火,折腾了大半夜,私塾的火已经熄灭,拨开瓦烁,只见张先生已无了气息,从压着的桌案下找出了一本书,翻开一看是人间记元的120年甲子,但前半部60年甲子已化为灰烬,勉强能看到的也只有60年甲子了,之前凡间记元是按120年甲子一轮回记算的,由于此一大火烧掉了前60年甲子,留下的60年甲子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六十年一轮回的甲子,张先生由于泄露天机被玉帝处死打入了地狱十八年,董永得到玉帝赐的金银置办田地、房屋,并娶了一富家女为妻;董天由于无路再回天庭,静下心来发奋苦读,京试及第状元,被皇帝招为附马,从此在朝为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