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9 03:1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郑露露 通讯员 林晓秋

本期主持:黄云权,乐清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擅长泌尿系统结石病的诊治与预防,主要从事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喉咙里的小石头怎么去掉(身体里这个小石头)(1)

黄云权

尿路结石,这几个字不少人都不陌生,每次单位体检或者日常B超检查时,不少人的报告单上都会写上这几个字。结石平时不痛不痒,但一旦它“闹”起脾气来,却是苦不堪言。此时再去医院,往往只能通过碎石、手术等手段才能解决痛苦。那么不妨从平时的生活、饮食就要注意起来,避免结石找上门或复发。

结石三番五次复发

柳市的郑先生这些年可谓饱受结石困扰,几乎每过几个月时间,就会复发一次。“去医院打B超,医生说是肾结石,疼得受不了,只好先挂止疼的盐水,再配合一些排石药治疗,但是效果总是不明显,最后基本采取的是体外碎石和药物治疗的方式,解决病痛。听医生说,肾里面有个比较大的结石,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郑先生说。可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每次疼痛缓解后,会将医生的日常嘱咐丢在耳边,不忌口常熬夜,没几个月,结石疼痛又找上门。

黄云权医生介绍,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结石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肾与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在结石引起绞痛发作以前,病人可以没有任何感觉,由于某种诱因,如剧烈运动、劳动、长途乘车等,突然出现腰腹部剧烈的绞痛,并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程度不同的血尿;膀胱结石主要表现是排尿困难和排尿疼痛。

郑先生这种就是比较常见的肾与输尿管结石,疼起来是相当要命的。而且如今病例也越来越年轻化。在很大程度上,结石的形成跟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对于本身体质容易长结石的人来说,这些不良饮食习惯会加速结石形成。

认识有许多误区

“在日常门诊中,一般治疗尿路结石的方法有药物、体外碎石、手术等,但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却有非常多的认识误区。”黄医生介绍,尤其是体外碎石,不少患者认为体外冲击波碎石很容易把肾打坏,或者认为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人体没有损害,可以随意打。这两个看法都是错的。体外冲击波是把双刃剑,既能把结石打碎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也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伤,只不过通常这种损伤程度比较轻而已。

“还有人认为结石复发就是因为碎石后没有排干净,但其实结石形成主要在于机体的内外环境的变化,体现在代谢平衡的失调,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黄医生介绍,有些患者在碎石后感觉不痛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碎石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排石还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观察有无血尿、疼痛、发热等,多饮水,按时服药,适当运动,定期复查等。

有些市民认为结石不疼就没事,但不痛的结石更需要警惕。譬如,无症状的输尿管结石,往往是停留时间较长,积水较重,甚至与周围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黏连。这样的结石导致的肾积水往往进展较快,甚至使肾功能完全丧失。

日常预防更重要

记者了解到,泌尿结石引起的常见的因素有饮食因素、种族、职业、环境因素、以及泌尿系统自身病变等。但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导致结石形成的关键因素,如常吃海鲜类、高嘌呤食物等,经常性熬夜、抽烟喝酒等。

“许多市民认为得了尿路结石后,就不能吃含钙的东西。”黄医生介绍,草酸钙结石是所有肾结石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高钙尿、高草酸尿。控制钙的摄入是有必要的,但不吃含钙食物反而会增加草酸钙结石的风险。草酸钙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摄入过量的钙,而是人体中的钙代谢发生了紊乱。当然,那些吃豆腐吃出几百颗肾结石的报道,更是片面的、毫无科学依据的。

那么避免得结石,生活中要注意什么方面呢?市民饮食中宜清淡低钠、低蛋白、低脂肪为主。饮食应多样化,富含柠檬酸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黄瓜、豆角、绿豆芽;新鲜水果,如苹果雪梨、西瓜、葡萄、橙、柑等。

养成多饮水的习惯,一般每天应分段均匀饮水1500-2000毫升为好,还可饮果汁、淡茶及其他饮料,如菊花晶、茅根竹蔗晶、夏桑菊等,可大量通淋。坚持适当运动对身心健康都大有益处,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预防泌尿结石等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