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在官网发布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794号提案的答复函》,该提案是《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高等教育布局,推动黔江区建设渝东南教育高地的建议》,提出了三个建议:一、关于“在黔江建设一所以本科教育为根本、面向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型综合高等院校”的建议;二、关于“支持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市内高校设立黔江分校区”的建议;三、关于“支持推动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办学层次提档升级、优化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学科专业结构”的建议。

重庆江北大学城学校(在重庆市黔江区布局1所本科院校的必要性)(1)

目前,在重庆市高等教育学校布局中,黔江区无1所本科院校,仅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和重庆经贸职业学院两所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其中重庆经贸职业学院为民办院校。

重庆江北大学城学校(在重庆市黔江区布局1所本科院校的必要性)(2)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的目标是把学院建设成为旅游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创新型本科院校,重庆经贸职业学院的目标是努力创办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按照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学校,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职业技能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并积极开展或参与技术服务及技能应用型改革与创新。

重庆江北大学城学校(在重庆市黔江区布局1所本科院校的必要性)(3)

按照高等学校以上的三种分类,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和重庆经贸职业学院都是属于职业技能型高校,而应用型高校是普通本科院校中的应用型高校。当然,在很多场合,也有人说高职院校也属于应用型高校,所以也存在一些争议。根据目前的政策,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和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即使升格为本科院校,也只能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属于职业技能型本科院校,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关于在黔江区设立本科院校的建议,个人认为是行得通的,地方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应该支持,理由如下:

第一,黔江区在重庆市直辖前属于地级区(市),与万县市(现万州区)、涪陵市(现涪陵区)并列,而目前黔江区是唯一没有本科院校的区。万州区有重庆三峡学院,涪陵区有长江师范学院,且万州区还规划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重庆三峡学院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支持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升格本科院校。涪陵区也支持长江师范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师范大学,筹建重庆旅游学院、重庆鑫源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新材料(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在整个渝东南区域来说,目前也无本科院校布局。因此,黔江作为渝东南中心城市,有必要建设1所本科院校。

重庆江北大学城学校(在重庆市黔江区布局1所本科院校的必要性)(4)

第二,从武陵山片区来看,黔江与恩施、张家界、吉首、怀化、铜仁同时列为武陵山片区6个中心城市,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规划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高等教育,鼓励一个中心城市办一所特色高校”。在这6个中心城市中,恩施有湖北民族大学和湖北恩施学院,张家界有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将转设为张家界学院),吉首有吉首大学,怀化有怀化学院和湖南医药学院,铜仁有铜仁学院(规划更名为铜仁大学)。在这5个城市中,多所本科高校都办出了较高的水平,而黔江区的本科院校还是0。

重庆江北大学城学校(在重庆市黔江区布局1所本科院校的必要性)(5)

第三,从成渝地区来看,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将绵阳、乐山、黔江、万州、南充、达州、宜宾、泸州列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城市。在这8个城市中,绵阳有包括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在内的5所本科院校,乐山有乐山师范学院等2所本科院校,万州有重庆三峡学院1所本科院校,南充有西华师范大学和川北医学院2所本科院校,达州有四川文理学院1所本科院校,宜宾有宜宾学院1所本科院校以及多所非本土本科高校,泸州西南医科大学等2所本科院校。由此可见,在成渝经济圈,仅黔江无本科院校。

重庆江北大学城学校(在重庆市黔江区布局1所本科院校的必要性)(6)

从人口规模和GDP规模来看,黔江区相比其他区域中心城市没有更强的优势。就在重庆市范围内各区县比较,黔江区常住人口48.73万(七普数据),在重庆市38个区县中比较也只能排名第32位。GDP271亿元,在重庆市38个区县排名第31位。因此,我个人认为黔江区本科高校设置不应该追求综合性,而应该结合本地和渝东南片区社会经济发展合理规范高校类型,如文化旅游、健康医疗、乡村振兴、农业农村、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