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后世尊崇为“关公”“关圣”"武圣”。

1800多年来,关公作为“忠义仁勇”的化身,受到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明百姓的顶礼膜拜,而在关公故里——山西运城,关公精神更是得到传承发展,关公文化发扬光大。

那么,在运城盐湖区便有这么一处圣迹遗存,见证了关公信仰在民间的深厚群众基础。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1)

关云长像

距解州镇常平关帝家庙西近一公里的董家庄村,进村路南八十米处有座青砖筑就,两米余高的碑楼,内嵌一通红色石碑,正中书有“关圣故宅”四个大字。在碑体正面,右上方题有“解州常平里下冯村”,下署“乾隆癸未八月州守言如泗敬立”字样。背面如是。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2)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3)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4)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5)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6)

下冯村即现常平村。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许祚撰《解州常平里重修汉义勇武安王庙记》载:(解)州东二十里为常平下冯村,王故里也。另据传,关公封神后因救助乡民,当地民众有感其神灵,为福佑村落长久平安,遂将下冯村名改为常平村。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7)

《解州常平里重修汉义勇武安王庙记》碑刻

言如泗为清乾隆年间的解州地方官,乃清代名吏名宦。虽是江苏人氏,但与河东特别有缘。其先后担任过垣曲、闻喜知县和解州直隶州知州,并主持修撰有《解州直隶州州志》《安邑县志》等文献。言如泗在任期间,非常推崇关羽,曾亲自主持增修解州关帝庙结义园及常平村关帝祖庙。此“关圣故宅”碑即是他的遗迹。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8)

言如泗像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9)

言如泗总修的《解州安邑县志》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10)

由此可知,“关圣故宅”碑建于清乾隆癸未年(1736年)年间,处在朝拜关帝家庙的必经之路,自古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焚香祭拜关公之地。

关于石碑为何通体红色,相传“关圣故宅”碑本为红石碑,乃鸿运之碑,只因风吹日晒,年代久远而失去了原本颜色。2018年8月,村委会根据这口口相传的信俗,筹资三万余元对“关圣故宅”碑的周边环境进行了整理提升,并将碑体刷成红色,以期还原历史,弘扬传统文化。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11)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12)

“关圣故宅”碑原貌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13)

“关圣故宅”碑原貌

不过,从文物保护的专业角度来看,当地文物部门认为,保护文物应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持原貌,所有遗留下来的文物不论完好还是残损,都有它自己的故事,都承载着河东历史。

而这种民间力量对文物进行的保护性修复,虽然本意无错,但会使文物丧失了原本的历史意义。

文物不可再生,文物保护也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对此,您又会怎么看呢?

(文/马国青 图/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特此致谢)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14)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15)

运城南山关公像(运城民间关公信仰深厚)(16)

更多原创运城生活图文,敬请关注“运城之窗网”头条号。

责任编辑:张国平

备案编号:运城网信A0023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