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张春莲 实习生 宋玲萍/文、图

夏天到了,一些感到食欲不佳的市民总想吃碗酸辣粉开胃,日前,CCTV-2财经频道《回家吃饭》栏目向全国观众推荐重庆酸辣粉,并且还按照制作步骤教观众在家制作。然而,记者邀请读者前来试做,结果却没那么简单。

央视向全国推荐重庆酸辣粉

24日上午,记者再次进入央视网中CCTV-2财经频道《回家吃饭》栏目,找到7月8日播出的重庆酸辣粉那期节目。记者看到,主持人来到重庆一家手工酸辣粉店,请老板展示了重庆酸辣粉的制作全过程。

视频介绍,做重庆酸辣粉第一步便是用红薯淀粉和水以3:1的比例混合成粉团;第二步便是在锅中加热水,将混合好的粉团置入漏勺中,使劲儿绕圈拍打将粉条拍打至热水中,然后捞出粉条放在凉水中过凉;最后,碗中加入花椒粉、酱油、醋、酱汁、蒜汁、油辣子,再将粉条加入热水中加热后放进调好佐料的碗中,再加入香菜、小葱、榨菜、油酥豌豆即可。

实验一:按视频手工制作酸辣粉

结论:失败

对此,24日上午,记者邀请50岁的市民刘女士在她位于杨家坪的家中,对央视推荐的正宗重庆酸辣粉方法进行了试做。

首先,她用的是在菜市场买来的红薯淀粉,按照粉和水3:1的比例混合成粉团。然后在炒锅中烧水,待水烧开后,将混合好的粉团置于家用漏勺中,使劲儿绕圈拍打。

原本刘女士以为会和视频中介绍的一样一气呵成,可没想到结果却很失望:拍打漏勺中的粉团漏出的粉却没有成粉条,掉在锅中后成了很细很短的小段粉丝。

刘女士认为,这可能是家用漏勺的孔太小的原因,于是她又换用家中洗菜用的孔稍大的不锈钢漏盆用于拍打粉团,为了让粉条漏得更慢,她还将漏盆多余的孔用保鲜袋挡住,只留了五六个孔用于漏粉条。可结果却是:没有像上次一样成粉丝,掉在锅中的粉条却凝成了一团,再搅拌,却成了粉疙瘩。

然而,刘女士并不灰心,她认为是拍打用力不太够的原因。于是再一次试做,用更大地劲儿拍打。可始终粉条还是不成型,这时准备的红薯粉已经用尽。

重庆酸辣粉制作的过程(重庆酸辣粉在家也能做)(1)

漏出的粉条不成型

重庆酸辣粉制作的过程(重庆酸辣粉在家也能做)(2)

手工拍打的粉条成了粉疙瘩

实验二:

用加工干红薯粉条做酸辣粉

结论:成功

因为有了“实验一”的失败,刘女士准备用第二种更加简单的方式来做酸辣粉。那就是,不自己手工制作红薯粉条,而是选用加工好了的干红薯粉条做酸辣粉。

首先,她在锅中加入水,烧开后放入加工好的干红薯粉条;在煮粉条的间隙,她按照《回家吃饭》栏目视频中教的方式准备佐料,依次在碗中加入花椒粉、酱油、醋、酱汁、蒜汁、油辣子;粉条煮熟后,捞起放入打好作料的碗中,加入榨菜、香菜、小葱、油酥豌豆。

制作完成后,27岁的蒲女士进行了品尝,她说,味道酸辣,和小吃店的酸辣粉味道接近,但粉条的嚼劲儿却没有店里购买的酸辣粉那么有劲道。

重庆酸辣粉制作的过程(重庆酸辣粉在家也能做)(3)

手工制作粉条失败后,刘女士用干红薯粉条做酸辣粉。

重庆酸辣粉制作的过程(重庆酸辣粉在家也能做)(4)

刘女士用干红薯粉条做的酸辣粉

专家分析:粉不正宗、水温等都有可能导致失败

节目中介绍的正宗重庆酸辣粉其实挺简单,为何真正做起来却这么难,连做三次在第一环节都失败了呢?对此,记者采访到国家级烹饪评委、重庆美食评论家郑勇,他分析,试做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四:一是,在市场购买的红薯粉不纯正,最好的红薯粉产地在渝东南一带;二是,红薯淀粉和水进行混合时没有完全做到3:1,水稍微多一点,就做不成成型的粉条;三是,水温不合适,水温宜8成热左右,如果水温太低,粉不会凝固,而如果水直接烧开,粉又可能被冲散;四是,一般小吃店煮酸辣粉的锅是直接放地上的,就算这个锅比较高,但相对住家的灶台来讲要矮很多,但如果在家中拍打制作粉条,灶台高,就意味着要将漏勺举起来拍打,这样双手都不太好用力,拍打用力不够也可能导致制作粉条失败。

对此,郑勇表示,如果市民觉得在家中手工制作酸辣粉很麻烦,又担心做不好,完全可以选择加工好的干红薯粉条进行制作。煮熟后按照节目中介绍的打上佐料即可。不过,在口感方面,还是用红薯淀粉手工制作的酸辣粉更有韧劲儿,也更加顺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