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医师总结的“穿衣公式”可以参考

怎么走路最不容易摔倒?

在雪地里适合穿什么鞋子(冰天雪地行走什么鞋子最防滑)(1)

纹路又深又多的天然橡胶软鞋底

在雪地里适合穿什么鞋子(冰天雪地行走什么鞋子最防滑)(2)

小步慢走重心落在前脚上

虽然是冰雪天气,也少不了外出行走,该穿什么样的鞋子出门可以防滑?

这个问题,快报以前曾经采访过气象专家和杭二中物理老师。他们都说,其实雪本身并不滑,关键是冰冻。在冰冻的路面上行走,鞋底和冰冻面产生的摩擦系数越大,越不容易滑倒。

昨天记者查找了很多资料,包括一些关于鞋底止滑性的试验性研究,总的说来,是否容易滑倒与鞋底材料、鞋底纹路、鞋底与地面接触面积、走路势态都有关系。

最防滑的鞋底材料——天然橡胶

一般情况下,鞋底材料分PU(聚氨酯)鞋底、PVC(聚氯乙烯)鞋底、EVA(乙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树脂)鞋底、NR(天然橡胶)鞋底、TPR(橡塑共混热塑性弹性体)鞋底以及天然底革鞋底等。

天然橡胶多用于运动鞋或高档皮鞋,耐磨性好,防滑,软度好。PVC多用于时装鞋,较轻。PU多用于休闲鞋、篮球鞋、网球鞋,密度、硬度高,弹性好。TRP耐寒性强,冬天大家穿的棉鞋鞋底多为这种材质。另外,我们穿的旅游鞋大都是牛筋底,EVA多用于凉鞋、拖鞋,防滑性最差。

相较其他材质,天然橡胶鞋底防滑性最好。

许多声称防滑性好的户外鞋,可能冰面防滑性并不好。

户外运动鞋鞋底一般采用较硬的橡胶质地,防滑性能主要体现于岩石路、碎石路、泥泞路等野外环境,而在大理石、冰雪路等光滑表面,鞋底与地面摩擦力小,防滑性并不理想。

在雪地里适合穿什么鞋子(冰天雪地行走什么鞋子最防滑)(3)

接触面越大防滑性越好

鞋底软的更防滑 女士高跟鞋很容易滑倒

鞋底与地面接触面积越大,着力面积也越大,摩擦系数就越大,越不容易滑倒。同样材质的鞋底,纹路越粗、凹凸越大的,静摩擦系数就越大。

鞋底软硬程度不同对鞋底变形的影响也不同。比较软的鞋底,能够增大一些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比较硬的鞋底,这样的变形比较小,所以,在冰面上行走,鞋底较软的鞋比鞋底较硬的鞋更防滑。

还有,雪地行走,踩在松软的雪上比踩在已经压实的“雪壳”上,更不容易摔倒。

女生别穿高跟鞋在冰上行走,因为高跟鞋与地面接触面积小,鞋底材料较硬,纹路比较细,很容易滑倒。

在雪地里适合穿什么鞋子(冰天雪地行走什么鞋子最防滑)(4)

鞋底纹路越多越深防滑越好

但也不绝对

女士在冬天选择穿雪地靴和皮靴的居多,男士则多选择运动鞋和皮靴、板鞋。

防不防滑,主要看鞋底的摩擦力如何。在淘宝网上搜索“雪地靴”、“防滑”,查看部分产品介绍,发现大部分鞋都是橡胶底,鞋底的样式也各不相同,有的介绍“增加了凹槽底纹提高防滑系数”,有的甚至镶嵌了橡胶钉。

有机构曾对雪地靴、皮靴、运动鞋等不同种类的鞋进行实验,计算其静摩擦系数,以此判断鞋的防滑性能。

实验选择了马丁靴(鞋底为方跟鞋、鞋底较硬)、雪地靴(鞋底较软)、板鞋(鞋底较软,纹路密集)、运动鞋(鞋底较软、纹路较粗、不密集)、女士单皮鞋。在相同环境下测试不同鞋的静摩擦系数。得出结论是,橡胶鞋底纹路越深,纹路越复杂,相对来说摩擦力会越大,鞋子越防滑。

鞋底是波浪形横纹的(就像汽车轮胎的纹路那样),鞋底纹路更大的鞋子,防滑效果更好。

原理是鞋底花纹多等于有效增大了鞋与路面的接触面积,鞋底的突起花纹能够深入到松软的路面中去,凸起花纹的垂直部分也成为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从而增加摩擦力。

但是鞋底花纹不一定越多越深越防滑,因为表面如果十分坚硬,鞋底的花纹也使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摩擦系数显著降低。

小步慢走身体重心落在前脚

小步走比大步走防滑效果好。

慢慢走比快步走防滑效果好。

走有纹路的盲道比走平滑的普通路面防滑效果好。

踩在松软的雪上比走在已经被压实了的“雪壳”上防滑效果好。

走路时双手来回摆动,比双手插进口袋或者抱拢更能起到平衡和防止摔倒的作用。

如果在很滑的冰雪路面行走,尽量保证你的重心在前脚上,也就是所谓的“企鹅步”,或者侧行小碎步,更不容易摔倒。

如果不小心摔倒,往前摔能使身体最大面积着地。别用手腕支撑地面,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

准备一个拐杖或者其他辅助工具,多一个支撑点,更不容易摔跤。

自己动手把普通鞋做成防滑鞋

如果冰雪天出门,而没有防滑效果很好的鞋,怎么办?只要自己动手,对普通鞋稍加改造,也能增强鞋底防滑功能。

用塑料绳、旧袜子或是布条,绕过脚底分别绑到鞋子上面,最好多绕几圈,然后在脚腕处固定绑好,可以大大增强鞋底摩擦系数,防滑效果很好。用胶布贴在鞋底,或者用橡皮筋套在鞋底,效果也不错。

用砂纸打磨鞋底,把鞋底磨得不那么光滑,也可以加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系数,达到防滑效果。

用切开的马铃薯(土豆)摩擦鞋底。生的马铃薯富含淀粉,摩擦鞋底也可以增大摩擦系数。

有条件的,可以买专业“冰爪”,便宜的大概只要一二十块钱,防滑效果很不错。

天寒地冻怎么穿衣?杭州中医师总结的“穿衣公式”可以参考

2015年1月,快报曾经做过一篇报道《适合中国人的“穿衣公式” 气温 衣服增加的温度=26℃》

因为女儿经常感冒,杭州市中医院中内科桂晓春医师用了三个月时间,总结出一个“穿衣公式”。从2012年9月份起,桂医师随身带一个温度计,记录当天气温几摄氏度、女儿感冒时穿了什么衣服、出汗时穿了什么衣服、室内温度多少摄氏度、室外温度多少摄氏度。

经过3个月的实践总结,桂医师得出结论:气温加上衣服所能增加的温度,控制在26℃,是孩子最舒服的穿衣状况,不会着凉打喷嚏,也不会动一动就出汗。

根据桂医师的测量,每件衣服能增加的温度:厚羽绒服9℃,薄款羽绒服6℃,稍厚弹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绒衣服3℃,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1℃。

当然,这个公式只是给大家穿衣时提供一个数据参考,具体穿什么穿多少,还是要以每个人自己的身体感受决定。

(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