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淡如怪联(五)

广州西关,旧日有一条街名叫“丛桂坊”,街内有条小巷名叫“湛露巷”。据说有人出了个上联:

丛桂有坊含湛露

征求下联,无人能对。此联难对之处在于必须用地名来对地名,文义不能牵强。而且只解释得通,也还不能算是佳作。因为上联可以作为一句诗看的,下联也应该是一句有情景,有韵味的诗才合格。到了何淡如,方始对得出来。他的下联是:

六榕无寺挹清风

六榕寺是广州名胜之一,寺门的“六榕”二字是苏东坡写的,但他只写了“六榕”二字,“寺”字却没写。故曰“六榕无寺”。六榕寺近清风桥。“湛露”是巷名,“清风”是桥名,也恰好可以相对。

苏东坡的题字,有段掌故。据徐续的《广东名胜记》所述,六榕寺最初是南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所建的“宝庄严寺”,到南汉(公元917--971)改名“长寿寺”。到北宋再改称“净慧寺”,宋元符时,苏东坡来游,见寺内有六棵榕树,遂信手挥毫,写下“六榕”二字,不意“六榕”广为人知,到了明永乐九年,即因苏东坡有此题字,而改称之为“六榕寺”。六榕寺还在,但那六棵榕树,则早没有了。

楹联的故事与传说(14)(楹联的故事和传说)(1)

广州“小蛮腰”

何淡如还有一些谐趣联:

立刻捉拿三只手

几时失过一条毛

题佛山某“更练馆”,职责擒拿窃贼。

仁寿殿慈禧,弄权非人是兽;

玉澜堂太后,囚帝纵欲贪婪。

讽刺慈禧联

睇唔真咪嘈,请问前头个位高见者;

企的稳便罢,留番余地让俾后来人。

题番禺市桥戏棚

船又扒,艇又扒,扒扒扒……扒到龙门三尺浪;

生也唱,旦也唱,唱唱唱……唱到东方一遍红。

某年端午节龙舟赛会,主持人折好64格长纸,请何淡如题联,何稍事思索,写出了一副长联,上下联中间各有50个“扒”和“唱”字。可谓独运匠心。

不怕红毛鬼,最怕白鼻哥,搬是搬非,两面刀弄出这本戏;

先杀黑心妇,后杀蓝面妾,硬桥硬马,周身胆方为盖世英雄。

题某戏棚联

皮背心衬绣花雪帽

血牙嘴镶斑竹烟筒

对师蔡西湾。上联指何淡如装饰,下联指蔡师旱烟袋。

楹联的故事与传说(14)(楹联的故事和传说)(2)

广州白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