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一部非常伟大的作品,相对普通人来说较《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更贴近平民百姓情感追求。作者用所有笔墨实际上只为刻画两个字,哲学角度的"生与死",伦理角度的"情与义"。两个字贯穿了整部小说,也浓缩了生命意义。

真实的水浒传细思极恐的细节(一部水浒传其实就两个字)(1)

前80回是"生",从江湖情到草莽心,从逼上梁山到快意恩仇,108条好汉情满水泊,酒吞日月,生死一碗,斩将夺旗。生命与江湖绽放的如此酣畅淋沥,暴力美学下情感之花生机勃勃。

这种豪迈是不是我们人生顺境时的踌躇满志?饱满的呼之欲出。

这种"生",是精神体验层面上的鲜活,尽管带有很大冲动性,却给了人去努力、去追求、去相信的所有源动力,它是一种人间最美好情愫 :兄弟相逢三碗酒,兄弟交心五车话,兄弟上阵一群狼,兄弟来生一个妈……

真实的水浒传细思极恐的细节(一部水浒传其实就两个字)(2)

人生其实就是这个样子,因为情而深刻,因为义而真诚,因为有人肝胆相照而毫不畏惧此去路上究竟有多少艰难险阻?一部《水浒传》,无论是100回体,还是120回体,讴歌"生"篇幅都占到了3/4,整部作品是积极的,也是其作为名著的社会价值,传世价值,典范价值所在,同时还隐含着命运在绝境下奋起一博的柳暗花明。

真实的水浒传细思极恐的细节(一部水浒传其实就两个字)(3)

八十回诏安以后,曾经海阔天空的好汉们开始体制下的征战。手中的刀,写满无奈,如同海上的风,淡淡的,柔柔的,带着隐隐海的苦涩和忧伤。是好汉们跟错了人?还是宋江带偏了梁山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现实不仅是梁山好汉无法逃避的,也是你我在巨大社会机器面前躲不过的。

真实的水浒传细思极恐的细节(一部水浒传其实就两个字)(4)

这里,咱们延展下资料,情感无法代替现实。宋朝国防并不强横,也没有一统天下,却被归类为历史上强盛王朝(唐宗宋祖)。为什么?毫无疑问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其他方面一定非常发达,看看《清明上河图》就能一斑窥豹。尤其民生上,是中国封建王朝教科书,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百姓大多安居乐业下有多少人会跟着造反?

"以文遏武"思想下,宋朝是中国历史唯一一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暴动的王朝,有的只是些小规模起义,如方腊、田虎、王庆等。这种起义,根本撼动不了大宋根基。我们以梁山为例,无非附近州县攻城略地。也就是说,如果大宋到了必须剿灭梁山的时候,完全可以做到,那时才是梁山真正末日。而诏安不过是所有政权通用招数,以最小代价博得最大利益的怀柔之法。毕竟只属于国内矛盾,虎视眈眈的大辽才是真正敌人。但如果梁山不接受,毁灭只是时间问题,这点谁都懂。

真实的水浒传细思极恐的细节(一部水浒传其实就两个字)(5)

虽同样喋血沙场,甚至还带些建功立业成分。实际上后面梁山的光华已被现实和无奈湮灭,信仰已枯萎。哪怕剿灭其它农民军的战斗,从道义上来说都是一种背信弃义。说大家相互没有来往或联系是不可能的,甚至曾经共进退过,如今好汉们的刀又对准了战友?

真实的水浒传细思极恐的细节(一部水浒传其实就两个字)(6)

是"忠"大还是"义"大?"情"大"还是"利"大?即便如梁山英雄也难逃这种宿命。所以,世界上没有什么是靠得住的,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再变,今天的朋友很可能明天就是要你命的人。

真实的水浒传细思极恐的细节(一部水浒传其实就两个字)(7)

现实逼迫下,梁山好汉们再也没有那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笑声,更多的是一份杀气。悲剧演绎悲剧,最后必然是更大悲剧。对于江湖而言,悲剧无疑是死亡的翻版。也许,这也是对热血最好的祭奠,对梦想唯一的殉葬。于是,兄弟生离两行泪,兄弟生死一枝花。电视剧水浒中刘依朵《醉红颜》曲声响起,曾经的英雄们把生命悲壮成死亡,在鲜血中不断飘零,看哭了小编无数次——为什么会这样?值还是不值?

真实的水浒传细思极恐的细节(一部水浒传其实就两个字)(8)

真实的水浒传细思极恐的细节(一部水浒传其实就两个字)(9)

真实的水浒传细思极恐的细节(一部水浒传其实就两个字)(10)

没有人说得清楚。也许这就是宿命,我们普通人生命轨迹,从心灵开始的死亡。人生5%幸福,5%痛苦,90%的无奈或平淡,但正是这5%的幸福与梦想,给了我们接受90%无奈与平淡的坚韧。也许,这就是《水浒传》这部伟大著作要告诉我们的生与死。

原创首发,欢迎分享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