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农村人大部分都见过图片上的这种小昆虫,特别70.80时代的人都知道,年龄大一点的小时候还大都玩过,不同的地方对它有不同的叫法,比较常见的有“花媳妇,花大姐、花姑娘、椿蹦、花蹦蹦、椿象”等这种小昆虫学名叫斑衣蜡蝉,是同翅目蜡蝉科的昆虫,民间俗称很多,我们那里(皖北)叫它花蹦蹦,小时候很喜欢玩这种昆虫,因为它几乎是所有昆虫里面最漂亮的。小时候觉得很有趣,如果再一碰到它,又会装死,然后等会儿它又会逃走了。而且还会蹦 蹦的可远了 所以我们老家叫它花蹦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现在很少见到了。

1,花蹦蹦 一种昆虫一种记忆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1)

这种昆虫主要生活在椿树上,在生长过程中体色变化很大。小若虫时为黑色白点,长得越大白点越大,大龄若虫身体上会有红色、黑色和白色斑纹,这时候它也叫蝽象

这个称呼很形象,因为它前面还有一个长长的管子,很像大象的长鼻子,其实整个头部都很像大象的头部,它有一层很硬的外壳,记得小时候经常捉住它逗弄,一碰它就会装死,将六个爪子缩起来一动不动,能坚持好几分钟,当它感觉到四周安静的时候,才会警惕的伸开爪子,然后迅速的爬起来逃走。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2)

但大多不知道它还是一种药用昆虫,虫体晒干后可入药,称为“樗鸡”。中医药学认为樗鸡可活血通经;攻毒散结,主治血瘀经闭;腰伤疼痛;对阳痿;不孕;瘰疬;癣疮等有较好的功效,另外还可治狂犬咬伤等。

2,禅,我们家叫做 【知了狗子】 一种昆虫,一种玩法

大部分小的时候都应该很会玩,知了出来的时候那时是在大暑小暑的时候,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每个种的雄蝉发出3种不同的鸣声: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和其他雄蝉鸣声的调节;交配前的求偶声;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粗厉鸣声。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有些种从鸣声、行为和形态上较易鉴别。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条件又不好,逮一只捏住它的头,然后它的翅膀扇动非常快,我把它当作小风扇来用。那时候觉得很它天天叫很烦,现在见到很亲切,因为回忆总是美好的。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3)

儿时的记忆里,夏天的夜晚和小伙伴捉去抓,【知了狗子】,然后拿回家让大人炸着吃,既有乐趣又美味。现如今,每到晚上,依然还会有市民在树林中捉知了猴,享受着夏季一大趣事。我们傍晚在太阳下山的点左右就过来捉,有时候半个小时才捉三四只,不过过程很有意思。有时候去捉【知了狗子】的村民比【知了狗子】还多,大家聚在黑影里一起打着手电筒,感觉特别热闹。而且还有些小朋友如果发现 【知了狗子】,都会兴奋地大叫,让大人们也想起了童年时捉【知了狗子】的景象。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4)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5)

3,天牛 我们家叫做【老水牛】 现在没有了。

抓天牛,小时候也是经常干的事情,抓它的时候要小心它的触角,这家伙的嘴巴很厉害,我经常做的事情就是让它咬自己的触角,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小时候有点不敢抓,抓了吧又怕被咬到 每次抓它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的。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6)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7)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8)

4,螳螂 我们家叫【叨叨螳】

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天放暑假的时候 跟小伙伴们,去抓螳螂 ,这家伙可不是好抓的一是不好分辨隐身技术太强大,二是,反应非常灵活,不小心就被咬到 想逮到它可不是容易的 !还有它那双刽子手 太可怕了。记得那时候我们一只手拿着蚂蚱,一直手拿螳螂螳螂 把蚂蚱放到螳螂的嘴边上 一会把蚂蚱吃完了 这家伙真是能吃能打。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9)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10)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11)

5,蝼蛄,小时候叫它挖掘机

这家伙也是个高手,每个昆虫都有一种本领,但是这几个家伙两只爪子非常有劲,主要是钻地的,,而且一般只有晚上才会钻出地面,所以比较难捉。乡间的夏夜,一家人都会开着廊灯在宅前屋后乘凉,蝼蛄会钻出泥土,朝着发光的地方跑。

大多数昆虫都有一两门绝活,蝼蛄的绝活就是力气大,它头部两侧有两条粗壮的“手臂”,堪称“掘进器”,在泥土里来去自如全靠这个。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12)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13)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14)

5,蟋蟀 我们老家称之为【蛐蛐子】

记得夏天到了半夜,还拿着自己用作业本纸叠的蛐蛐包、通条、蛐蛐罩和手电筒;到野外的菜地、沟边、坟墓和墙角;先侦听再下手捉。又一次正在聚精会神的侦听蟋蟀的位置,忽觉脚旁“唰唰”声响起,用手电筒一照,原来是一条黑红相间的蛇爬过。吓得飞奔回家。

捉的蟋蟀都逐一放到蛐蛐包里,回到家都放到一个大盆里;用木板盖上。第二天一早,刚睁开眼就奔到盆前,兴冲冲地逐一打开蛐蛐包,当然有的蟋蟀早就自己咬开纸包跑到了盆里。再进行选拔赛。定出头号、二号直到N号。

有时也捉到一些油葫芦,棺材头和长翅膀的飞琴蟋蟀。另外午后河边的半枯黄的野草里,大合唱的是乌央乌央的是众多的金铃子。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15)

很多人看到蟋蟀那粗壮的大腿,都觉得它平时跳得多爬得少。事实上,上海乡间的蟋蟀爬行能力极强,光用爬就让人难以捉到,危急情况下才会使出跳跃“绝学”,更危险的情况下才会摇动翅膀飞一段。不过不是所有的蟋蟀都会飞。

蟋蟀喜欢往阴湿无光的缝隙里钻,所以乡下拆房的时候最容易抓到大蟋蟀,土墙砖瓦扒开,蟋蟀就开始横七竖八地乱爬,寻找新的庇护所。

蟋蟀好斗,如果抓到的话必须享受“单人间”待遇,如果两只蟋蟀关在一起,弄不好就会一只把另一只咬死。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16)

你从未见过的昆虫 玩过这些事情的人(17)

小时候干这些事,直到现在看到,

干过这些事情的,都有满满的回忆一种昆虫一种记忆。

这些虫子的称呼朋友们老家怎么称呼大家多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