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1)

在雷雨来临之时,我们学会保护自己!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2)

大家都知道

装置避雷针是避免雷击的有效方法。

But,科科听说

避雷针不避雷?What?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3)

这么多年的学我是白上了吗?

专家还说

避雷针不但不避雷,反而招雷??!!!

我要这避雷针有何用?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4)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5)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6)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7)

避雷针刚刚出现在中国时,人们以为它可以避免房屋遭受雷击,所以称其为避雷针。但事实上,避雷针保护建筑物的方式并不是避免房屋遭受雷击,而是引雷上身,然后通过其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

人们会想,难道这么多年我白叫了,其实,之所以将避雷针改名为接闪杆,是因为以前的名称不科学,没有反映出接闪杆的原理。所以,为了让大家正确了解工作原理,现在都将“避雷针”更名为“接闪杆”。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8)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9)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10)

通过这组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原来房屋顶上的那根针真的不是避免房屋遭受雷击,而是引雷上身!!!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11)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12)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13)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14)

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引入大地,是一个泄电的过程哦。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15)

这是我们常常在房屋顶上看到的防雷装置结构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16)

&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17)

接闪杆的构造

其实避雷针是以前的叫法,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已经放弃了这一称呼,而代之以“接闪杆”。

接闪杆与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用以接闪的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统称为接闪器;接闪器和引下线、接地装置共同组成了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用以避免或减少闪电击中建筑物(构筑物)上或其附近造成的物理损害和人身伤亡。

所以,为了让大家正确了解工作原理,现在都将“避雷针”更名为“接闪杆”。

再也不要埋怨避雷针不避雷喽!

链接——千年木塔缘何没有避雷针?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18)

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有一座世界上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木塔的奇特之处是塔身上下没有任何避雷设施,但建成近千年来却鲜遭雷电攻击。

是全木结构的作用?

应县木塔整体架构全部用木材建成,总高67.31米。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500立方米,2600多吨,全部采用榫铆连接法,未用一颗铁钉,被誉为“天下第一塔”。

应县木塔除塔刹外没有包括铁钉在内的任何金属物,塔身材料绝缘,各层塔檐伸出7米或更多,两檐间平均高度为8.8米左右,雨雪天气无法将侧面完全打湿,各层之间均留有干燥部分,塔基密闭性好,浅层地下水不能侵入塔基,打开夯土层取样非常干燥。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批准资助的“应县木塔避雷机制研究”课题组专家经反复研究和试验得出结论:应县木塔存在“绝缘避雷”机制,只要保证这种绝缘性能不被破坏,木塔就不会遭受雷击。反之,如果强行为其安置避雷设施,不仅严重破坏景观,而且容易影响塔身基础,甚至变为引雷。

是十米铁制塔刹的作用?

一般的避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避雷针只是接闪器的一种形式,是吸引闪电电流的金属导体,然后通过引下线把闪电电流引到接地体上。接地体是埋设在地下的导体,它可把闪电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

不接地的避雷针能否起到避雷作用(震惊避雷针不避雷)(19)

应县木塔塔顶上的塔刹全为铁件制成,有覆钵、相轮、露盘、月牙、宝珠等,中间有铁轴一根,插入梁架之内,这不正是避雷针吗?四周8根铁索迄今完好无损,不正是引雷的引下线吗?有专家称,这高达10余米的塔刹为“法拉第笼”的上盖,是典型的现代避雷器,起到了避雷的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塔顶虽有铁制塔刹,但并没有金属由此连接至地面,不能成为避雷设施。

保护木结构建筑最重要的就是防火,而火种的一个重要自然来源就是雷电。应县雷电日较多,而木塔正位于雷电带上,且“个大招雷”,最易受到雷击。木塔历经千年不坏,当地人传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水不能淹,火不能焚,雷不能击”,但缺乏科学依据。毕竟,谁也不敢保证千年的朔州应县木塔今后不会遭遇雷击火灾。

来源|大连市防雷减灾中心、中国气象报

『 中国气象科普 』

不谈时政,不聊财经,专注气象宣传与科普工作。

| 有趣,有料,有生活 |

关注订阅号:qxkpw2014

关注服务号:qxkp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