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鹅毛的故事感悟(1分钟学典故情感篇)(1)

中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无数的历史故事。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成语诗句的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历史典故,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寓言逸闻……

当你说出一个成语的时候,你知道它背后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吗?典故是浓缩的历史是语言的精华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感悟(1分钟学典故情感篇)(2)

让孩子学好中华典故:

1.不仅可以让孩子熟知历史;

2.同时可以让孩子的写作语言变得更加精辟、凝练,更富有感染力;

3.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感悟(1分钟学典故情感篇)(3)

[ qiān lǐ sòng é máo ]

千里送鹅毛

【出处】:出自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释义】: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中华典故: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huí hé]国是大唐的藩国。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缅伯高带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太宗。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在去京城的路途上,精心照料着那只天鹅。一日,他来到沔阳湖边。经过连日赶路,人和天鹅都很困乏。见到碧波荡漾的湖水,缅伯高精神为之一振,天鹅更是扑着翅膀想冲入水中。缅伯高心想,何不在此休息一下,让天鹅在湖里洗洗澡,让它快活快活。

于是,他将天鹅放进湖中,用手紧紧捉住,让它在水里洗澡。谁知天鹅见了水,高兴极了,使劲儿地扇着双翅。缅伯高一不小心松了手,让天鹅挣脱开去,他急急地去追赶,天鹅却展开美丽的翅膀飞到了空中。缅伯高追了一阵,什么也没捞到,只拾到了天鹅身上掉下来的一根雪白的羽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感悟(1分钟学典故情感篇)(4)


失掉了天鹅,吓坏了缅伯高。他不敢回去见他的上司,只好决定继续前往到京城。他用一块洁白的绸子将鹅毛小心翼翼地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礼轻人义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便没有怪罪他。

后人用“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 来形容礼物也许很轻微,送礼的人却怀着一片真诚,其中的情谊诗很值得珍重的。

,